1950年,孟小冬和杜月笙在香港留影,她42岁,气质不凡,风韵犹存
孟小冬为杜月笙的第五位夫人,且是名气最盛者,孟小冬于民国戏曲界堪称一代巨星,其火爆程度较今日女明星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张照片是1950年,杜月笙和孟小冬在香港举行婚礼的照片,从照片来看,孟小冬穿着得体的旗袍,搭配银色高跟鞋,盘着发髻,美得好高级。
她唱戏之好,人称“冬皇”,长相方面孟小冬也确实长得明艳动人,风华绝代,在戏台上大多她都以女性扮男性,台上的她英气逼人。
不论何时谈及孟小冬,总有一个名字与之紧密相连,那便是梅兰芳,有人认为,是梅兰芳开启了孟小冬不幸的命运篇章,也有人觉得,孟小冬给梅兰芳原本纯净的人生添上了一抹暗色。
倘若说孟小冬与梅兰芳的结合是一场悲剧,那么其根源或许在于她身为女子,且身处旧时代,却偏偏以唱戏为业,种种因素交织,使得她的命运轨迹难以更改。
孟小冬14岁就在上海大世界表演,一时成为沪上的名角,18岁时,孟小冬在一次义演中和梅兰芳相遇了。
而当天的压轴大戏,就是梅兰芳的《霸王别姬》,没想到十天后,他们竟同台演了一出《游龙戏凤》,于是两人互生情愫,但最终未能走到一起。
其实,梅兰芳与孟小冬的情缘,注定如昙花一现,难以长久维系,这首先源于他们所处的民国乱世,战火纷飞,政局动荡,京剧舞台与政治漩涡交织,黑白两道暗流涌动,传统与现代的婚恋观念激烈碰撞,人心如乱麻,世事难料。
再者,他们的身份悬殊,一方已有家室,一方待字闺中;一方是名震四海的“四大名旦”之首,一方是万众瞩目的“冬皇”。
台上,他们是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台下,他们是风华绝代的英凤与娇钗,如此际遇,注定无法归于平淡,必然生出无数令人唏嘘的波澜。
梅家三代传承中,梅兰芳在戏曲舞台上多以女性角色示人,其性格温润如玉,处世不惊不躁,无怨无怒,举止间尽显谦谦君子之风,广纳善言,从容自若。
而孟小冬,虽身为女子,却在舞台上独树一帜,专攻老生行当,非小生之柔媚,而是以刚健之姿、豪迈之气演绎角色,这代表了她表演时摒弃了传统女性的温婉哀愁,转而展现了男性的阳刚与霸气。
岁月流转,这种舞台上的角色塑造逐渐渗透至孟小冬的性格之中,使她的性格中多了几分刚毅与决绝。
此般性格差异,或许正是梅兰芳与孟小冬情感路上难以跨越的鸿沟,成为两人未能携手白首的隐因之一。
1927年,孟小冬和梅兰芳举行简单而低调的婚礼,但那个人最终还是负了她,梅兰芳的妻子福芝芳是个狠角色,死活不让孟小冬进门,梅兰芳只好在外面找了一处四合院给她住。
1930年8月初,梅兰芳返北平途中经过天津时,接到噩耗,他的伯母去世了,得到消息后,他立即赶回家。
因为他肩祧两房,伯母也就是他的祧母,他始终感念伯母的养育之恩,随后,梅家办丧事,一切陷于悲凄之中。
而正是这次的丧事,引发了孟小冬戴孝风波,可以说,这是他俩分手原因之一。
梅兰芳伯母辞世之际,孟小冬着孝服前往奔丧,她头戴小白花,神色哀伤地来到梅家大门前,然而梅兰芳之妻福芝芳却将其堵在门外,连门都不许进。
尽管孟小冬坚信自己与梅兰芳的婚姻名正言顺,有媒人牵线,有婚礼仪式,有证婚人见证,还拜了天地,但在多数人眼中,尤其是在福芝芳看来,这段所谓的婚姻从未得到认可,否则,他们为什么要长期隐匿关系,不敢公之于众?
在孟小冬饱受委屈与难堪之际,梅兰芳只是轻声劝她先行离开,满心委屈与失望的孟小冬,终于如梦初醒,意识到自己非但不是梅兰芳身边最亲近之人,甚至连普通人的待遇都不及,连旁人都能进门参加吊唁,唯独她被拒之门外。
但其实梅兰芳的初衷,或许是为了避免孟小冬与福芝芳之间的直接冲突,这或许在当时是处理此事的最佳策略,然而,在孟小冬看来,梅兰芳的不作为与沉默,无疑让她倍感难堪。
这一打击对她而言沉重无比,自尊心也遭受了极大的创伤,她突然醒悟,那个她深爱的男人,其实并未将她放在心上。
孟小冬本就性格坚毅,行事果断不拖泥带水,在与梅兰芳情断之时,她更是在报端公开发表“启事”,直言不讳地将感情破裂的缘由归咎于梅兰芳。
字里行间,虽不乏责难与怨怼,但字句之外,不难窥见她对这段情愫的深深眷恋,以及对梅兰芳难以割舍的情愫。
在与梅兰芳的情缘落幕之后,孟小冬深陷舆论漩涡,满心悲愤之下,她毅然决然地告别了心爱的舞台,转而潜心向佛,寻求内心的宁静。
当初,孟小冬与梅兰芳的婚事,是在有正式媒人牵线、证婚人见证的情况下完成的,然而,当两人缘分走到尽头,律师从法律角度出发,认为孟小冬若在无任何经济补偿的情况下离开梅兰芳,实在不公平。
此时,一直对孟小冬心存好感的杜月笙,主动提出调解,最终,双方达成协议,梅兰芳同意支付四万银元作为赡养费。
一段曾经真挚的情感,最终以这样的方式画上了句号,不免令人感到几分唏嘘与悲凉。
其实,杜月笙与梅兰芳的交情也由来已久,每当梅兰芳踏足上海滩,总会特意前往拜访这位挚友,但杜月笙与孟小冬在一起的故事,发生在梅兰芳与孟小冬情缘已尽之后。
1937年,命运似乎又为她安排了一场特别的邂逅,在上海的一次剪彩盛会上,她重逢了昔日那位曾仗义执言,助她向梅兰芳讨回公道,并成功索得四万元“分手费”的上海滩风云人物杜月笙,自此,孟小冬的人生开启了另一段传奇篇章……
梅兰芳与杜月笙这两个男人,一位是孟小冬生命中的旧爱,一位则是她后来的归宿,但这段复杂的情感纠葛并未在他们之间种下嫌隙,杜月笙和孟小冬关系依旧融洽。
1937年之后,孟小冬与杜月笙开启了同居生活,在这段关系里,孟小冬始终未获得正式名分,要知道,孟小冬曾极为重视名分,甚至因名分问题与梅兰芳分道扬镳,可如今却甘愿无名无分地陪伴在杜月笙身边,这背后,或许源于爱意,又或许是她已将名分之事看淡。
岁月流转,杜月笙的身体每况愈下。在生命临近终点之际,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上海皇帝”做出了一个决定——与孟小冬成婚。
他希望通过这场婚礼,给予孟小冬应有的名分,并分配部分家产给她,这一决定,为孟小冬坎坷的人生画卷添上了一抹温暖的色彩,尽管面临家人的强烈反对,杜月笙仍坚定地要与孟小冬补办这场迟来的婚礼。
婚礼之夜,63岁且身形消瘦的新郎杜月笙,强撑病体从榻上起身,他换上长袍马褂,坐在手推轮椅上,被缓缓推至客厅。
而42岁的新娘孟小冬,身着一袭崭新的滚边旗袍,依偎在他身旁。
自此,孟小冬一生所渴求的“名分”终于尘埃落定,她正式成为了杜月笙的第五房夫人。
作为五姨太,孟小冬深得杜月笙的宠爱,这不仅源于她卓越的戏曲才华,更在于她深谙如何巧妙地赢得杜月笙的欢心。
她常以妙语连珠的笑话逗得杜月笙开怀大笑,且虽非上海本地人,却精通上海话与普通话,与杜月笙的交流毫无障碍。
孟小冬一身傲骨,半世流离,终遇真爱,所幸她敢于挣脱命运的枷锁,“君既无心我便休”不纠缠不打扰,守着一颗真心等到了那个愿意许他名分的人,纵然情深缘浅,终究等到了她最想要的归宿。
晚年的孟小冬独居香港,不再唱戏。
1967年,她由香港转迁到台北定居,十年之后,孟小冬在台湾辞世,一代“冬皇”传奇就此落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