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对华发起报复性调查后,称中国批准了石墨出口审查

董荣串 1年前 (2024-01-15) 阅读数 2208 #科技

在尹锡悦政府扬言要对中国手机电池展开报复性调查后,韩媒报道称中国批准了对韩企的石墨出口审查。对此我们不得不说,韩方的格局属实小了,尹锡悦政府的行为是典型的“以怨报德”。

据韩联社14日消息,尽管中国政府在去年12月1日加强了对石墨产品的出口管制,但中方在当月下旬照常批准了对韩国主要电池制造商的多项石墨产品出口审查,其中包括韩国钢铁巨头浦项钢铁集团,以及LG新能源、SK Innovation和三星SDI等韩国公司。韩媒在报道中指出,目前韩企自华进口石墨不存在瓶颈,这缓解了韩国社会对国家生命线产业被中国“卡脖子”的焦虑。

(中方批准多项对韩石墨出口审议)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不久的11日,韩国产业通商部发布公告称,将对中国产手机电池“是否侵犯专利”发起调查,其中LG化学等多家韩国机构已经提交了有关申请,共涉及3家中企和 1家韩国进口商。

然而,中国在电池整个供应链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想“拿捏”韩企是轻而易举的事,但中方上述举措不是为了“狙击”韩国的电动车产业,更没有必要这样做,而韩方对中国产手机电池等材料发起调查是则是赤裸裸的政治手段干预市场经济。

(中国工人在制造石墨)

我们知道,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墨供应商,在包括电动汽车电池在内的许多工业产品中,石墨都是关键原料,尤其是新能源汽车,是一个国家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驱动力。因此,去年中国相关出口管制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发全球能源汽车行业的震荡,首尔方面更是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表达了担忧。

据了解,2022年韩国进口的石墨总价值约2.41亿美元,其中93.7%来自中国。可以说,如果我们部分甚至完全限制对韩企的石墨出口,就有可能使韩国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陷入瘫痪,无外乎韩方当时召开多场“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措施。

(韩国紧急开会)

对此,中方相关审批程序一如往常,想必尹锡悦“松了一口气”。这事实上证明了一点,部分外舆论指责中国扰乱全球供应链,这是毫无根据和错误的。中国实施相关出口管制并不意味着减少外部供应,也不针对特定国家,而是优先考虑为国家利益服务。只要韩企的进口遵守中国法律,就不会有问题,韩国政商界的担忧显然是多余的,而韩国政府针对中国手机电池的调查显然是惊慌之后试图“凭空造牌”,与中方讨价还价。

此外,在韩方针对性的报复措施出台之前,相关韩企的石墨出口审查顺利通行,更说明中方压根没有对韩国“出手”的意思,韩方完全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当然,这或许正是因为首尔当局“坏事做多了”,心中自然感到分外紧张,迫不及待将自己打造成“受害者形象”,企图制造对华对话的筹码。

要知道,与中方表现相反的是,美国将半导体和新能源产业政治化,打着所谓“国家安全”的幌子,对华实施各种有针对性的贸易保护措施,破坏了全球自由贸易秩序,引发欧洲的效仿,乃至日韩之流明里暗里的配合。

(尹锡悦 资料图)

虽然此次韩企躲过一劫,但仍无法排除因美国人为干预正常的市场贸易,导致中方出台类似的管制措施。即使中国一直积极倡导全球自由贸易,但面对外界一再采取破坏性经济措施,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也不得不采取一些对等的控制措施,而对华依赖程度极高的韩国因此被“扫射”是难以避免的事。此次中方的措施让韩国上下感到高度精神紧张,尹锡悦当局有必要充分意识到中国手中杠杆的重要性。

在近来中方所实施的相关出口贸易措施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是,去年8月份我们实施稀有金属镓和锗出口管制,韩国政府紧急开会。11月,我们叫停尿素出口,韩国政府再次紧急开会。到了12月份,石墨出口的相关限制又让韩国“虚惊一场”,这实际上是因为该国国土狭小,资源匮乏,高度依赖来自中国的各种原材料,甚至韩国人每天吃的泡菜,其中90%来自我国山东,韩国还严重依赖中国的锂、镍、钴和锰等重要工业产品。

(中国对外出口集装箱)

毫不夸张地说,离开了中国核心材料供应,该国的工业生态系统可能会崩溃,“石墨事件”也只是给韩国人提了一个醒。总而言之,面对国家发展的现实,尹锡悦究竟该如何与中国打交道?希望他能有自知之明。

评论列表
  •   美C  发布于 2024-01-15 21:14:12  回复该评论
    韩国人的经济几大财阀控制,搞它几下,发达国家变穷国!
  •   人之初  发布于 2024-01-15 22:01:54  回复该评论
    审查通过,但暂时没货,有货时再卖给你:韩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董荣串

董荣串

解读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