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坛新希望!2米18小将冲击NBA引热议
在山东淄博周村区永安街的露天篮球场上,至今还流传着"大杨"的传说。2005年出生的杨瀚森,13岁时就长到1米95,把水泥地上的老球痞们打得直喊"犯规"。这个总被误认作体育老师的少年,如今已是CBA全明星首发中锋。
2024-2025赛季的数据单上,杨瀚森场均16.6分10.5篮板3.1助攻2.7盖帽的成绩单,让青岛男篮时隔七年重返季后赛。更难得的是,这个传统印象中的"傻大个"能像后卫般传出精妙助攻,防守端还能指挥队友站位。去年U19世界杯上对阵法国队那记纵贯全场的击地传球,至今仍在篮球论坛被反复播放。
不过这位新星也有软肋。本赛季三分命中率仅28.7%,面对广东队时被易建联教育得单场5次失误的经历,都暴露出技术与经验的不足。青岛队教练组透露,杨瀚森每天训练后要加练200记三分,但肌肉记忆的养成显然需要时间。
杨瀚森抵达洛杉矶当天,美国著名训练师德鲁·汉伦在社交媒体晒出两人合影。这位曾指导过恩比德、唐斯的魔鬼教练,将重点改造中国小伙的投射能力。知情人士透露,特训计划包含每天6小时高强度训练,还要配合NBA级别的饮食控制。
选秀专家霍林格的最新模拟选秀榜上,杨瀚森位列次轮58顺位。ESPN球探报告指出:"他有成为弱侧协防者的潜质,但横移速度比同体型球员慢0.2秒。"这看似微小的差距,在NBA级别的攻防转换中可能就是天堑。
不过也有乐观声音。前NBA球员巴蒂尔在访谈节目中分析:"现在联盟需要能拉开空间的大个子,如果杨能把三分命中率稳定在33%以上,会有球队愿意赌一把。"值得一提的是,杨瀚森的经纪公司Klutch Sports正是詹姆斯的御用团队,这层关系或许能增加些许机会。
八代人的NBA逐梦史老球迷们或许还记得,1987年那个改变中国篮球命运的国际长途。当宋涛接到老鹰队的越洋电话时,山东汉子蹲在体委传达室里哭得像个孩子。可惜天意弄人,备战奥运会的重伤让他与NBA擦肩而过。
从王治郅成为"亚洲NBA第一人",到姚明在休斯顿刮起红色旋风;从易建联的6号秀光环,到周琦的坎坷旅程,每个名字都承载着一代人的篮球记忆。去年崔永熙与篮网签下双向合同时,虽然最终也受伤离开NBA,但这份坚持本身就已足够动人。
资深篮球评论员杨毅算过笔账:中国球员冲击NBA的成功率不足15%。除了天赋差距,国内外训练体系、比赛节奏的差异,往往让我们的球员需要更长时间适应。当年孙悦在湖人坐穿板凳的经历,至今仍是前车之鉴。
争议背后的冷思考与杨瀚森同期赴美的还有南京同曦后卫林葳。这个场均20.3分的得分机器,在CBA呼风唤雨,但1米91的身高放在NBA后卫线毫无优势。有球探直言:"他的防守习惯在NCAA都够呛,除非转型纯投手。"
球迷论坛里,关于"该不该送球员留洋"的争论再起。反对者翻出王哲林被灰熊选中却从未登场的旧账,认为盲目追梦不如踏实打CBA;支持者则搬出渡边雄太的例子——当年落选秀靠发展联盟淬炼,最终在NBA站稳脚跟。
青岛男篮总经理张北海的发言颇具深意:"就算最后没选上,特训期间提升的对抗能力,回来打CBA也是降维打击。"这话听着扎心,却道出了中国篮球的现实困境。不过正如姚明所说:"总要有第一批探路者,才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此刻在大洋彼岸的洛杉矶,杨瀚森正在训练馆重复着第158次三分投射。篮球划出的弧线映着加州的阳光,这个山东小伙的命运轨迹,或许正在书写中国篮球新的篇章。无论结局如何,敢于跳出舒适区的勇气本身,就值得掌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