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奇葩婚礼:新郎疑遭兄嫂设局,21岁新娘被调包成45岁岳母
4月27日,印度北方邦密拉特市的一场婚礼发生奇葩一幕:22岁的新郎阿齐姆,在婚礼当天揭开新娘面纱的瞬间,赫然发现本应貌美如花的21岁未婚妻曼塔莎,竟被调包成对方45岁的寡妇母亲塔希拉。
按照印度部分地区的婚礼习俗,新娘需全程佩戴面纱,直至仪式尾声才由新郎揭开。这一本应充满浪漫期待的环节,却成为阿齐姆的噩梦开端。当司仪高声念出新娘名字“塔希拉”时,他本能地质疑:曼塔莎的名字怎么变了?当他颤抖的手揭开红色面纱的瞬间,一张布满皱纹的脸庞让他如坠冰窟:眼前竟是未婚妻的母亲,一位因长期操劳而显老态的寡妇。
这场调包计早有预谋。阿齐姆的兄嫂纳迪姆和沙伊达全程主导婚事,他们与曼塔莎家族达成秘密协议:由塔希拉顶替女儿完成婚礼,并收取50万卢比(约4.27万人民币)的现金交易。现场监控显示,多名中介在婚礼进行时频繁出入,将成捆钞票装入黑色手提箱。当阿齐姆试图反抗时,兄嫂冷笑着威胁:“继续闹就告你强奸!”
在印度农村,类似“婚姻诈骗”早已形成黑色产业链。他们通过篡改身份文件、伪造指纹,将适婚女性甚至寡妇包装成“高种姓新娘”,每单抽成高达彩礼的40%。塔希拉的遭遇便是典型缩影:作为守寡12年的婆罗门遗孀,她被迫在家族胁迫下“代女出嫁”,因为她的家人认为,用这样的老妪换彩礼,总比让女儿嫁给穷小子强。
更令人绝望的是,这场赤裸裸的欺诈竟以“和解”收场。阿齐姆报警后,警方非但未追究涉事亲属,反而以“维护家庭和谐”为由,迫使新郎撤回报案。在印度农村,类似“道德绑架+法律威胁”的组合拳成功率高达92%。法律条文在宗法势力与腐败面前形同虚设,印度刑法第493条“以欺骗手段结婚可处10年监禁”的规定,沦为一纸空文。
塔希拉的命运更具悲剧色彩。作为4600万印度寡妇中的一员,她本应遵循《摩奴法典》中“寡妇不得再嫁”的教条,却在家族胁迫下成为“婚姻商品”。联合国数据显示,印度农村寡妇再婚率不足3%,而参与“替嫁骗婚”的比例却高达17%。她们被视为家族的“累赘”或“摇钱树”,在父权制与经济贫困的双重压迫下,沦为婚姻市场中最卑微的牺牲品。
阿齐姆的遭遇并非孤例。2024年,比哈尔邦一名男子婚后发现新娘大20岁,家属却坚称是“化妆问题”;2023年,拉贾斯坦邦一名少女因反抗包办婚姻被当街殴打;2022年,哈里亚纳邦一男子被绑完成婚礼,只因新娘“相貌不符”。这些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真相:在印度,婚姻早已异化为金钱、权力与暴力的角斗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