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觉醒来,美国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谁先扛不住了?
前言
一觉醒来,红海变天了!
几个月前,美国航母战斗群还在红海耀武扬威,誓言“彻底消灭”胡塞武装;为此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还是消耗了137枚导弹。
然而,2025年5月7日清晨,却爆出美国与也门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在阿曼斡旋下美国低头妥协,红海的炮火暂时沉寂。
这场看似不对等的较量为何以美国退让告一段落?是胡塞武装的导弹太犀利,还是美军的战略出了岔子?
美军的红海困局
2025年3月,美国“杜鲁门”号航母战斗群成为红海的焦点,但很快陷入被动。
自3月15日起,胡塞武装频频使用无人机和导弹袭击美军舰艇,迫使“杜鲁门”号在短短8天内向北撤退280公里,最终停泊在距离也门海岸1150公里的海域。
这种“节节败退”让外界震惊:号称全球最强的美军航母,为何对一个非国家武装束手无策?
答案在于胡塞的非对称战术,胡塞武装使用成本仅数千美元的无人机和山寨导弹,发起饱和攻击,逼迫美军动用单价数百万美元的“标准-6”防空导弹拦截。
仅3月16日三天内,美军就消耗了137枚导弹,总价值高达15亿美元,这种“劳斯莱斯撞共享单车”式的消耗战,让美军财政吃紧。
更糟糕的是,美军的空袭效果有限,胡塞的地下工事和雷达站坚韧异常,72小时内即可修复,90%的美军轰炸目标只是临时搭建的“假目标”。
这意味着美军的高科技武器常常“打了个寂寞”,与此同时,胡塞封锁红海,导致美国关联商船被迫绕行非洲好望角,航运成本激增。
而中国关联船只却因胡塞的“精准打击”政策畅通无阻,凸显美国在地区的影响力下滑,从军事到经济,美国在红海的处境日益尴尬,而胡塞的低成本反制却越发得心应手。
胡塞的逆袭
胡塞武装为何能在美军重压下屹立不倒?
答案在于其不断升级的军事能力和灵活的战术策略,2025年,胡塞展示了令人瞠目的技术突破,尤其是自研的“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
这款导弹射程达2150公里,足以威胁远在红海的美军航母,更令人意外的是,胡塞在24小时内两次成功袭击“杜鲁门”号,显示出其精准打击能力。
此外,胡塞的“Yafa”无人机也成为美军噩梦,这种固定翼无人机翼展约6米,航程2600公里,可携带20-50公斤高爆炸药,成本低廉却威力惊人。
这些武器的组合让胡塞得以用极低的成本,换取美军的高昂消耗,除了硬实力,胡塞还善于打“舆论牌”和“地缘牌”。
2025年3月15日,美军空袭误炸造成53名也门平民死亡,引发国际社会强烈谴责。
联合国等多方指责美军行动缺乏正当性,进一步削弱了美国的道德制高点。
与此同时,沙特等传统盟友早已退出对胡塞的军事行动,美国在地区几乎陷入“孤军奋战”。
胡塞则通过伊朗的技术支持和物资援助,维持了持久作战能力,从高科技导弹到灵活的外交策略,胡塞在红海的逆袭让美军措手不及。
而这场博弈的背后,美国的战略失误暴露无遗,成为停火协议的直接诱因。
美国的妥协
当胡塞武装在红海愈战愈勇时,美国的战略疲态却日益显现,军事上,“杜鲁门”号和“艾森豪威尔”号航母在红海的长期部署成本高昂。
以“艾森豪威尔”号为例,5个月的部署日均消耗650万美元,且舰上水兵连续120天未下船,心理问题频发。
更雪上加霜的是,美军接连损失两架舰载机,价值超过6000万美元,士气受到重创。
经济上,美国正深陷全球关税战,国内通胀压力高企,红海的高强度军事行动无疑是“雪上加霜”。
国际层面,美国的处境同样艰难,胡塞宣称其攻击仅针对“与以色列有关的船只”,并以此为由要求以色列允许人道主义物资进入加沙。
这一立场在阿拉伯世界和全球南方国家中赢得了一定同情,而美国空袭的平民伤亡事件,进一步让其在国际舆论中陷入被动。
与此同时,红海航运危机导致全球供应链受阻,东非和中东国家的贸易受创,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单边行动愈发不满。
在这种三重压力下,美国总统特朗普公开表示:“只要胡塞停止袭击美船只,美军将停止轰炸。”
这句话看似强硬,实则是在为退让找台阶,与此前“消灭胡塞”的豪言形成鲜明对比,最终,在阿曼的斡旋下,美国与胡塞达成停火协议,承诺确保红海的航行安全。
这不仅标志着美国在红海的军事行动暂时告一段落,也暴露了其在非对称战争中的战略短板。
从中国立场看,这场停火彰显了美国在中东的霸权式微,同时也为中国在红海的航运安全提供了更有利的环境。
胡塞的低成本战术拖垮了美军的高技术优势,堪称非对称战争的经典案例。
结语
红海的硝烟虽已暂歇,但美国与胡塞武装的停火协议却留下深刻启示,胡塞凭借灵活的战术和低成本武器,成功让美军陷入军事、经济和外交的多重困境,最终逼迫其妥协。
从航母后撤到天价导弹的消耗,再到国际舆论的压力,美国在红海的被动暴露无遗。
参考资料
海外网:《阿曼宣布美国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2025年5月7日界面新闻:《美国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但没带上以色列》2025年5月7日央视新闻:《中东局势 阿曼宣布美国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2025年5月7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