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联会主席候选人:解放军缺乏现代军事行动经验,这是真的?

瞩望云霄 5天前 阅读数 23 #军事

近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候选人丹•凯恩将军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的听证会上发表言论,指出中国解放军虽然拥有全球最大的海军力量、先进的导弹技术以及快速现代化的空军,但其在采取现代军事行动的经验上存在明显不足,尤其是在后勤保障和部队指挥方面。 这一观点引发了广泛讨论:解放军在和平年代真的缺乏作战经验吗?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化综合演训基地的快速发展,这一短板是否已被有效弥补?

凯恩将军的担忧并非空穴来风。 作为一支在过去几十年未经历大规模实战的军队,解放军确实面临和平时期作战经验积累的天然限制。 然而,现代战争的形态早已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实战经验”。 在技术驱动的今天,战争更多依赖信息化的指挥系统、智能化的武器装备以及高效的后勤网络,而这些恰恰是解放军近年来集中发力的领域。

首先,人工智能(AI)技术的应用极大提升了解放军的作战模拟与决策能力。 通过构建高仿真度的虚拟战场,AI不仅能够模拟复杂的多军种联合作战场景,还能根据实时数据调整战术方案。 这种“虚拟实战”让部队在无需真实交火的情况下积累了大量应对现代战争的经验。 此外,大数据的引入使得解放军能够对海量情报进行快速分析,精准预测敌方动向,从而弥补传统经验的不足。

其次,云计算技术为解放军的后勤保障和指挥体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基于云平台的分布式指挥系统,可以实现部队间的实时协同,确保信息流和资源调配的高效性。 凯恩将军提到的“后勤弱点”,在云计算的支持下,已逐步被高效的数字化供应链和智能调度系统所取代。 例如,解放军近年来在演习中频繁展示的远程物资投送能力,正是这一技术进步的体现。

更重要的是,现代化综合演训基地的建设为解放军提供了接近实战的训练环境。这些基地融合了高科技模拟设备、全域感知网络和多维对抗系统,能够真实再现现代战争的复杂性。从城市作战到海上封锁,从电子战到高超音速武器的对抗,解放军通过高强度的实战化演练,早已不再是“纸上谈兵”。例如,位于内陆的某综合训练基地,利用地形多样性和技术优势,成功模拟了多种作战场景,使部队在指挥、协同和应变能力上得到了全面锤炼。

诚然,实战经验无法完全被技术替代,但现代战争的胜负更多取决于体系化的作战能力而非单一的战斗经历。解放军通过技术创新与训练升级,已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和平年代的经验短板。相比之下,凯恩将军在听证会上提到的美国国防工业“无力应对长期冲突”的问题,或许更值得关注。面对中国在军事现代化上的迅猛发展,美国的担忧似乎不仅是对解放军“经验不足”的质疑,更是对自身能力瓶颈的焦虑。

综上所述,解放军是否缺乏现代军事行动的经验,并不能简单以传统标准衡量。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加持下,以及现代化演训体系的支撑下,解放军正以全新的方式重塑作战能力。凯恩将军的论断,或许只是看到了问题的表象,而未触及技术革命带来的深层变革。未来战争的舞台上,经验与技术的较量,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瞩望云霄

瞩望云霄

高制作标准,为用户呈现视觉盛宴!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