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动身访俄前,普京公开对华交底,中俄关系,这次又有了新说法

漫步的空影 1周前 (05-07) 阅读数 116 #国际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在“红场大阅兵”即将来临之际,应普京邀请的中方在5月7日动身赶赴莫斯科,对俄罗斯开展了为期4天的国事访问。

普京

而在中方抵达俄罗斯之前,普京率先对中国交了底,中俄关系也因此有了新的说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那么,中方访俄究竟怎么回事?普京又是如何对中国交底的呢?

普京

此次中方访俄的时机充满象征意义,2025年恰逢中国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苏联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以及联合国成立80周年。

普京

这三个历史坐标共同指向了一个主题,那就是国际秩序的重构与和平的捍卫,而中俄选择在此刻深化互动,既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对未来的布局。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从具体行程看,中方代表团将参加红场阅兵、献花仪式及多场双边会谈,俄方特别安排参访莫斯科保卫战纪念馆等二战遗址,意在凸显两国共同的历史记忆。

普京

这种安排并非偶然,2024年普京连任后首访中国时,便强调中俄“超越冷战同盟”的合作模式。

与此同时,就在中方动身访俄前,普京选择在5月4日先对中国交了底。

普京

在5月4日的表态中,普京将中俄关系置于“全球动荡扩散”的背景下。

他特别提到,世界经济重心正加速向亚太转移,而中俄合作恰好为这一进程提供了“稳定基础”。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一观点与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形成呼应。

据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突破2440亿美元,其中能源贸易占比达34.3%,成为稳定全球供应链的关键因素。

媒体的相关报道

随后普京还强调称,当前全球性动荡“未见缓和,反而扩散”,而中俄关系的可靠与稳定“本身增强了世界稳定性”,这一表述将两国合作提升至全球治理层面。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在能源、科技、人文等传统合作领域之外,普京特别强调了“低碳转型”和“数字经济”的重要性。

目前俄罗斯石油公司已与清华大学签署协议,将在脱碳技术培训方面展开合作。

图片来源于东方卫视

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南段工程预计2025年投产,届时日输气量将提升近3倍,为中国长三角地区提供清洁能源。

这些项目不仅体现了中俄两国在绿色经济领域的互补性,也为全球能源治理提供了新范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据悉,在此次访问期间,中俄将在军事安全、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等领域深化合作。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俄近年来频繁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如“东方”系列战略演习和“海上联合”系列演习。

2024年,两国空军首次在日本海、东海海域实施联合巡航,展示了维护地区安全的决心。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分析人士指出,中俄的这种合作并非针对第三方,而是基于“共同安全观”的主动作为。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外,能源合作始终是中俄关系的“压舱石”,截至2025年1月,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累计对华输气超130亿立方米,单日供气量较协议增长33%。

在传统能源之外,中俄两国也在拓展核能、可再生能源等新领域。

图片来源于央视新闻

对于中俄关系,甚至就连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都曾评价,中俄合作“为多边主义注入了正能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得一提的是,与北约等传统军事同盟不同,中俄关系始终强调“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这种独特模式,在此次访问中展现出新的实践维度。

普京

从1950年中苏建交到2025年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两国关系历经冷战结束、北约东扩、颜色革命等冲击,却始终保持着“斗而不破”的韧性。

普京

普京的“战略交底”与中方的“历史性访问”,既是过去数十年合作成果的总结,更是面向未来的路线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百年变局加速演进的今天,中俄携手前行的步伐,不仅关乎两国人民的福祉,更关乎人类的前途命运。

普京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载于中国新闻网2025年05月06日关于“普京最新涉华表态”的报道

2.原文登载于央广网2025年05月06日关于“莫斯科举行纪念苏联伟大卫国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彩排”的报道

3.原文登载于光明网2025年05月06日关于“中俄关系:造福两国人民助力发展振兴”的报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漫步的空影

漫步的空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