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正恩治理下,朝鲜富人们居住的高档小区怎么样?
因为实行封闭的计划体制,也因为受到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朝鲜似乎与现代化的世界渐行渐远,笼罩上了极为神秘的面纱。
直到2008年,中国政府决定开放朝鲜为中国公民组团出境旅游目的地,朝鲜的生活才渐渐为普通的中国民众所知悉。
原来,计划体制的生活下,朝鲜的民众从出生到死亡的一应事宜全由国家包办,他们享受着“三大免”的福利,包括教育免费、医疗免费,也包括住房免费。
这是听来极令人艳羡的福利。不过,金日成时代,这些覆盖广泛的福利制度就高度依赖外部援助,进入金正日和金正恩时代后,因苏联解体,朝鲜失去外部支持,这些福利制度就因资源短缺而难以全面落实。
这种情况下,名义上“免费”的教育在落实时仍需学生缴纳实物代替学费,名义上在结婚后就可以免费申请的住房也并不像宣传中所说的“不分级别高低,统一分配”,而是按地区、按职业进行不等的划分,居住面积通常在70平方米到200平方米之间,虽不必缴纳房费,却也要收取象征性的“住房使用费”,通常占到个人收入的2%至3%。
这样一来,朝鲜民众分配到的房子也就有好有坏。有的人住得大差不差,为砖瓦平房或公寓楼,差一点可能分配到了抗美援朝时期志愿军援建的土房子,好一些的搬进了首都平壤的核心地段,住进了让所有朝鲜人梦寐以求的三大高档住房区——未来科学家大街、黎明大街和仓田大街。这里也基本就是朝鲜富人的聚集地。
其中,未来科学家大街是朝鲜最老牌的高档住房区,被誉为朝鲜的“门面工程”,住宅面积通常在170至270平方米之间,配备有完善的生活设施,如24小时稳定供电,有物业团队维护公共区域,绿化和建筑的现代化程度都很高。
附近还有餐厅、医院甚至从托儿所、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整教育链,和位置偏僻、面积在50至80平方米、老旧简装甚至经常面临停电停水问题的普通小区形成了鲜明对比。
相应的,未来科学家大街的居住者也都有着比较高的社会地位,多为朝鲜的特权阶层,如政府中高层干部、军队高级军官家属、国家级劳动模范等,或为科教文卫精英和特殊贡献者,如科研专家、大学教授、播音员等精英人士。
经由新闻报道可知,朝鲜功勋播音员李春姬就是未来科学家大街的首批住户。
黎明大街和仓田大街也是类似的情况,一个以摩天大楼著称,楼层高达70层,配套太阳能和地暖,设施先进,且因建在地铁旁,交通上具备优势,一个早期为纺织厂职工家属聚居区,2013年改建为高级公寓楼,作为江景房很是受到欢迎。
能够拎包入住黎明大街和仓田大街的住户也都是朝鲜的特权阶层或精英人士。一般的朝鲜民众因为职业成就和社会贡献不足,甚至不具备申请的资格,也就更不可能有入住的一天。
不难看出,在朝鲜,资源高度集中且向特权阶层和社会精英倾斜。这一点在金正恩时代也没有发生改变。如金正恩推进的“万套住宅计划”,首先就是面向精英人士开放。
尽管有国家统一分配房屋,且房子名义上均归国有,却不可否认,在现实层面,仍有不少特权阶级为改善居住条件,企图通过特殊渠道购买商品房。这和朝鲜高层为鼓励外来投资,在平壤、罗先、南浦等开放性大城市面向外国人开放商品房市场离不开关系。
尤其是金正恩执政以来,为创造朝鲜经济的新增长,试图在安全压力下探索有限的市场化路径,精心构筑了4个经济特区和14个经济开发区,形成了一定的消费市场,作为首都的平壤也兴起了许多高层公寓建筑,出现了房屋买卖,售价每套从2万到6万美元不等,尽管一般的朝鲜民众望尘莫及,朝鲜的富人却大有交易的空间。
金正恩作为朝鲜的最高领导人,可以说是朝鲜富人中的富人。媒体曾曝光他居住的豪宅,除位于平壤龙井的官邸以外,他还在平壤、元山、永兴等地有33处别墅,均坐落在山水环绕、绿意盎然的山边或海边,总面积超过了3000万平方米。
他的每处别墅都设置有宴会会场、钓鱼城、骑马练习场和猎场等,仅维修费用每年就高达2.1亿元人民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