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得叫他“川建国”(下)从星球大战到关税战争,谁拖垮了谁?
历史总是充满黑色幽默:40年前,里根用“星球大战计划”拖垮苏联;40年后,特朗普用“关税战争”反噬美国。当美国智库警告“对华关税将使美国家庭年均多花5000美元”时,这场以“对抗中国”为名的闹剧早已沦为华盛顿权力游戏的遮羞布。
当高盛把美国GDP增速预期从2.2%砍到1.7%,美联储陷入“降息怕通胀、加息怕崩盘”的死局时,特朗普引以为傲的“经济药方”已然毒发。关税推高进口商品价格,能源与粮食危机雪上加霜,美国通胀预期飙升至40年新高,消费者信心指数暴跌至12年最低。更危险的是,企业融资成本因利率高企而激增,中小企业倒闭潮与科技行业裁员潮形成“死亡螺旋”,中低收入家庭在通胀与失业的双重挤压下彻底“躺平”。
资本市场更是毫不留情地用真金白银投票:标普500指数一季度下跌4.6%,美元指数创下奥巴马时期以来的最差开局,海外资本加速撤离美国资产。特朗普试图用“关税护城河”阻挡中国,却让美国陷入“滞胀+去工业化”的泥潭——制造业回流沦为笑谈,美元霸权根基动摇,而中国却在光伏、电动汽车等领域加速构建“内循环+朋友圈”的新生态。
外交方面,特朗普的“极限施压”非但没能遏制中国,反而让美国沦为国际笑柄。他要求欧洲为俄乌冲突买单,却对盟友汽车产业痛下杀手;他扬言“清空加沙”换取埃及支持,结果中东战火愈演愈烈。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直言,美国关税是对跨大西洋关系的“攻击”;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则痛斥特朗普“背叛盟友”。更讽刺的是,当特朗普以“国家安全”为由打压中国科技企业时,德国和韩国车企却因供应链依赖中国稀土和零部件陷入两难。
特朗普的“百日维新”证明了一个残酷真相:在产业链全球化的今天,任何单边主义终将反噬自身;而将国内矛盾转嫁他国的政客,最终只会被自己的政策反噬。“川建国同志”或许忘了——在这个互联互通的时代,没有谁能独善其身,更没有哪个超级大国能靠“损人”实现“利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