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酶检查升高,可分为生理学偏高和病理性偏高,生理性偏高不具临床意义,病理性偏高

冰枫评健康 2024-06-27 12:19:23

脂肪酶检查升高,可分为生理学偏高和病理性偏高,生理性偏高不具临床意义,病理性偏高提示胰腺炎症(急性、慢性胰腺炎)、损伤(胰腺外伤)、肿瘤(胰腺癌早期),胰管梗阻(胆管癌、胰腺管结石)、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脂肪酶偏高是什么原因?

脂肪酶检查结果由于人群或各地医疗设施精度不一,指标结果可能稍有偏差。但其偏高可分为生理学偏高和病理性偏高,具体情况有以下几方面。

生理性偏高

饮食:餐后,特别是进食大量脂肪性食物后导致检测结果偏高。

饮酒:因酒精能促进胰腺脂肪酶的释放,导致检测结果偏高。

疾病因素导致的偏高

胰腺炎因炎症

导致胰腺细胞坏死、破裂释放大量胰脂肪酶。

胰腺外伤:胰腺外伤导致胰腺细胞坏死、破裂释放大量胰脂肪酶。

胰腺癌早期:部分胰腺肿瘤

细胞异常增生、死亡,释放大量胰脂肪酶。

胰管梗阻:胰脂肪酶不能有效排出,消化自身胰腺细胞,导致胰腺细胞坏死。

肾功能不全,胰脂肪酶通过肾脏代谢,肾功能不全患者肾代谢能力下降,残留增多。

如脂肪酶偏高,什么情况下建议及时就医?

脂肪酶检查偏高一般需要就医,但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生理性偏高:当患者控制饮食、戒酒后严密观察,指标逐渐减低时可不用就医。

病理性偏高:当患者出现发热、腹痛、黄疸症状或脂肪酶检查大于600U/L(比浊法),患者需要及时就医。

脂肪酶偏高时,可能需行哪些检查以进一步排查?

脂脂肪酶检查偏高可提示胰腺细胞损伤性疾病或肾功能不全等疾病,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检查排查上述疾病。

胰腺外伤:脂肪酶检查偏高,需要联合腹部X片,结合患者外伤的病史,腹部X片显示胰腺破裂、渗出、出血,提示胰腺外伤。

胰腺炎:需要联合影像学及内分泌相关的检查进行确诊。

胰腺癌早期:脂肪酶检查偏高,需要联合病理检查发现肿瘤细胞且没有转移时,提示胰腺癌早期。胰管梗阻:脂肪酶检查偏高,需要联合ERCP或MRCP检查:当ERCP或MRCP发现胰腺受压变形,胰管梗阻、结石等情况,提示胰管梗阻。

肾功能不全:脂肪酶检查偏高,需要联合肾功能检查:当少尿(小于400ml/日)或无尿(<100ml/日),血肌酐

176~355μmol/L时,提示肾功能不全。

发现脂肪酶偏高后医生可能会采取哪些治疗措施?

脂肪酶检查偏高可提示胰腺细胞损伤性疾病或肾功能不全等疾病,不同疾病的具体治疗措施不尽相同。

胰腺炎、胰腺外伤、胰管梗阻非手术治疗:禁食禁水、胃肠减压、防治休克。

、改善微循环(积极补充盐水),解痉(普鲁卡因等)、止痛(杜冷丁等),抑制胰酶分泌(抑肽酶、奥美拉唑等),抗感染

(头孢拉定等)、营养支持(静脉补充氨基酸、葡萄糖和维生素等)、加强重症监护等。

手术治疗:ERCP下解除梗阻,腹腔灌洗以及手术切除部分坏死组织。

 早期胰腺癌

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手术方式包括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扩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全胰腺切除术等。

肾功能不全

首先治疗原发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积极控制感染,尤其泌尿道和呼吸道感染,要防止双重感染,使用头孢类抗生素。积极纠正水电及酸碱平衡失调。

利尿、纠正心衰:使用托拉塞米,卡托普利

等。

净化和透析:包括经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

防治贫血:防止消化道出血,有高凝状态者需用抗凝治疗,定期补充人促红细胞生产素。

发现脂肪酶偏高后饮食上要注意什么?

发现脂肪酶检查偏高,除了上述针对不同病因进行治疗外,还需关注患者的饮食,具体注意事项有:

三餐规律,切忌暴饮暴食,各种营养要素均衡、全面的摄入,避免挑食、偏食。

饮食上以高热量、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配以必需氨基酸,适当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患者需少吃油腻、坚硬和刺激性食物,如坚果、肥肉等。

除饮食以外,发现脂肪酶偏高后日常生活中还需要注意什么?

发现脂肪酶检查偏高,除了针对病因治疗、注意饮食外,还需注意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项。

复诊:定期到医院复诊,要严格遵循医嘱服用药物。关注腹痛、发热等症状和少尿、低比重尿、皮疹等药物不良反应,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生活:避免受凉、受湿和过劳,防止感冒

,不使用损害胰腺和肾脏药物。

运动:逐渐开启床上、床旁、轻微运动,逐渐加大运动量,坚持科学、持续性运动。

脂肪酶偏高是否可通过治疗或生活习惯调整治愈?

通过上述治疗措施、和适当的饮食控制和日常生活管理,大部分患者的脂肪酶偏高情况可以治愈。

其中胰腺炎、胰腺损伤

、胰管梗阻可以治愈,肾功能不全不可治愈,只能缓解或延缓病情进展。

当脂肪酶检查结果下降到150-200U/L(比浊法)范围内提示治愈,因此患者需要在家里定期监测体温、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和关注腹痛、发热等症状,当上述指标持续异常或症状不见好转患者需要前往医院复查脂肪酶检查,再根据检查结果进一步明确诊治。

总之,大部分患者的脂肪酶偏高情况是需要干预的,经过恰当干预是可以治愈或延缓病情进展的。

患者最常问的问题

单纯脂肪酶高一定是胰腺炎吗?

单纯脂肪酶高不一定是胰腺炎

脂肪酶检查大于200U/L(比浊法)提示偏高,可分为检测误差、生理学偏高和病理性偏高,检测偏高包括溶血,发热等情况下检测脂肪酶,生理性偏高包括饮食、饮酒后检测脂肪酶,两者均不具临床意义。病理性偏高包括的情况较多,具体有胰腺炎症(如急性、慢性胰腺炎

)、损伤(如胰腺外伤)、肿瘤

(如胰腺癌早期),胰管梗阻(如胆管癌

、胰腺管结石)、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因此,单纯脂肪酶高不一定是胰腺炎,需要排除上述其他情况后,联合患者症状、胰腺CT、血清淀粉酶,当患者表现腹痛、发热,CT

提示胰腺肿胀、渗出、坏死等,血清淀粉酶升高三倍以上,可诊断胰腺炎。

脂肪酶高了有什么危害?

脂肪酶是一种特异性较低的脂肪水解酶,主要来源于胰腺,是胰酶的一种,能够水解多种含长链脂肪酸的甘油酯。

脂肪酶升高在临床上主要见于急性胰腺炎,此时脂肪酶被异常释放并且激活,可以联合胰蛋白酶,胰淀粉酶等多种消化酶,诱导胰腺实质的自身消化,进一步损伤胰腺及周围组织,并可以促使腺泡细胞释放炎性细胞因子,引起炎症

级联反应,严重的可以导致胰腺局部出血和坏死,甚至可以出现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脂肪酶高多少算癌症?

胰腺癌

时可有脂肪酶升高,但并不是脂肪酶越高胰腺癌可能性越高。胰管梗阻或并发胰腺炎

时,脂肪酶可升高。确诊胰腺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其他相关辅助检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脂肪酶检查提示偏高,可分为生理学偏高和病理性偏高,生理性偏高不具临床意义,病理性偏高提示胰腺炎症(急性、慢性胰腺炎

)、损伤(胰腺外伤)、肿瘤

(胰腺癌早期),胰管梗阻(胆管癌

、胰腺管结石)、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而对于癌症,特别是胰腺癌早期脂肪酶升高,晚期脂肪酶降低,因此单独通过脂肪酶高低来来判断癌症是不科学的,当脂肪酶检查大于200U/L怀疑胰腺癌时,需要结合肿瘤指标

和病理检查,当发现肿瘤标记物阳性,病理有肿瘤细可明确诊断。

总之,不能说脂肪酶高多少算癌症,脂肪酶高可以提示可能有胰腺癌。

0 阅读:25
冰枫评健康

冰枫评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