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前大脑发育黄金期,父母牢记“三不要七做到”,让孩子更聪明

鳄梨评育儿文化 1天前 阅读数 11 #育儿

文|菁妈

大量的研究数据显示:孩子在三岁前就是大脑发育的最黄金阶段,如果父母在这个时期没有抓住黄金时期而错过了,那么孩子大脑的可塑性就会显著的下降。

为啥说三岁前是大脑发育的黄金期呢?这几个原因决定的

第一个:孩子的大脑在快速的增长

孩子出生时大脑的重量是成人的25%,到了孩子三岁的时候,大脑的重量已经接近成人的85%了。

第二个:孩子的神经元在快速的增长

在显微镜下会发现:孩子刚出生的时候,神经突触是非常少的,但是慢慢的孩子长到了两岁,他的神经突触会变得非常的茂盛,这些神经突触如果受刺激的话,孩子以后就会更聪明。

要想孩子更聪明,一定要抓住三岁之前这个阶段,家长牢记“三不要七要”

三不要:不要用力摇晃、不要冷落、不要圈养

㈠不要用力的摇晃孩子

孩子的大脑是非常脆弱的,用力的摇晃可能会导致孩子的大脑出血,甚至是伤到孩子的脊椎,这就是著名的摇晃综合征,所以孩子在小的时候,我们抱着轻轻走动就好了,千万不要摇晃。

㈡不要冷落孩子

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告诉妈妈们:孩子在小的时候不仅仅是需要营养,更需要的是妈妈的安抚。所以妈妈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小不用带什么,扔在那里玩就好了,哭就哭一会,孩子越小越是需要妈妈在身边,因为这时候他跟妈妈处于一种共生的关系,他觉得自己跟妈妈是一体的,妈妈不理他会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失望。

㈢不要圈养孩子

有些老人家担心孩子出去外面跑来跑去会摔伤,所以总是让孩子待在家里面,孩子待在家里面就天天玩手机,天天待在小小的屋子里面,这样其实对于孩子灵性的消磨是非常大的,会导致孩子近视,甚至会导致孩子变得傻愣愣的。

7要:要坚持聊天、要坚持母乳喂养、要科学添加辅食、要允许娃吃手指、要在孩子面前不争吵、要全心全意陪伴孩子、要让孩子做选择

①要坚持每天跟孩子聊天

孩子一出生就要跟孩子聊天,比如说孩子吃饭的时候可以跟他说:妈妈给你喂奶啦,你现在饿了对吗?语句温柔一些,语速慢一些,孩子只是听不懂,但是他能感受到你声音的力量。而且妈妈在孩子小的时候跟孩子聊天聊得越多,孩子的语言中心受到的刺激就越多,孩子以后语言发育会更好,会更聪明。

②要尽可能地母乳喂养

母乳喂养不仅仅能够让孩子更有营养,更重要的是孩子跟妈妈之间的连接会更紧密一些,就会让孩子有安全感。

孩子自己觉得这个世界安全了,他才会去探索这个世界,才会更好刺激他的大脑,尽可能母乳喂养到孩子两岁甚至是两岁半。

③要科学的添加辅食

为什么要添加辅食?是因为安全的母乳不能满足孩子的生长发育需求了,更重要的是孩子到了7个月之后,每天需要的铁要增加33倍,孩子6个月之前每天需要0.3毫克的铁,到了7个月之后,每天需要10毫克的铁,单靠母乳或者奶粉,没有办法满足孩子生长发育的需求,所以要科学的添加辅食。

添加辅食的时候要给孩子补含铁量比较高的辅食,如果孩子缺铁了就会导致反应能力下降,导致孩子智商受损,这种受伤极有可能是不可逆的。

④要允许孩子吃手指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吃手指会脏,其实孩子吃手指是在刺激他的大脑,吃手指的时候嘴巴在咬手指的时候,感受到手指是有多长有多硬,手指也看看这个嘴巴里面有什么东西,两个结合一起,孩子的大脑就形成嘴巴的概念和手指的概念,这其实是更好的刺激孩子的大脑。

⑤要做到在孩子面前不争不吵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还小听不懂,在孩子面前争吵没有什么问题。正是因为孩子小,他只是不知道你们吵什么,但是这种争吵却让他感觉世界发生地震了,他的世界要崩塌了。

毕竟是由爸爸妈妈构建的一个家庭,父母吵架了,这个家庭是不是要破碎了?他觉得是不是因为我的到来,爸爸妈妈才会吵架,这样的孩子会有很深的负罪感。

⑥要做到陪伴孩子

所谓的陪伴孩子并不是说孩子在旁边玩,你就在旁边玩手机,而是真的跟孩子一起玩,跟孩子蹲下来看看地上有只蚂蚁,跟孩子爬到山顶感受攀登的乐趣,亲子的陪伴尽量是全身心的让孩子感受到爱,让孩子能够心无旁骛地去探索这个世界,开发他的智商。

⑦要让孩子做选择

大概在孩子两岁的时候就有一个叛逆期,孩子会说“不”,孩子说“不”其实是自我意识的苏醒,他希望能够自己做主,这时候父母就要懂得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自己去做主,从小就能做选择的孩子,长大后才能更有信心的去做更多的事。

话题:以上这些事你做到了吗?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鳄梨评育儿文化

鳄梨评育儿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