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品牌不演了,这次上海车展,他们终于反击了!

方铭讲车 7小时前 阅读数 0 #汽车

合资品牌,真的要凉了吗?

前几年车展,那场面,啧啧啧,简直就是国产车的“封神榜”,比亚迪一天恨不得发布五款新车,理想、问界吹的牛皮一个比一个大,就连哪吒、零跑这种小厂子都能抢占热搜。

反观合资品牌呢?

要么摆着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臭架子,要么还在用“上代换壳”的玩意儿糊弄人。

说白了,这多少有点自作孽不可活的意思。

但真要说合资品牌就彻底没戏了?也未必。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家底儿还是有的。

就说消费者吧,天天喊着“支持国货”,但真掏钱的时候,心里的小算盘可精着呢。

智能化、电动化,这俩大方向没错,但消费者到底想要啥?

你品,你细品。

就拿丰田bZ4X来说,2022年闹出个“车轮螺栓松动”的幺蛾子,直接召回,这事儿一出,消费者心里能不犯嘀咕?

本来对合资品牌电动车还抱有一丝幻想,这下好了,信任危机直接爆表。

再说说特斯拉,2023到2024年间,Model 3、Model Y价格一路俯冲,直接把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搅成了一锅粥。

合资品牌的价格体系本来就高高在上,这下好了,直接被按在地上摩擦。

奥迪Q5L,之前那后排空间,简直就是个笑话,腿部空间小的可怜。

现在好了,新款轴距拉长了,智能座舱也安排上了,但消费者买不买账,还得看疗效。

2025上海车展,合资品牌集体“亮剑”,电气化、智能化、本土化,一个都不能少。

但这次,他们真的能打个翻身仗吗?

先看雷克萨斯ES,直接搞了个掀背造型,电气化设计语言,这还是那个沉稳的雷克萨斯吗?

明显是想抓住年轻人的心。

但年轻人要的是激情和科技,动力系统要是还那套2.5L混动,那可就真成“日式平淡人生”了。

奥迪E5,上汽平台+奥迪设计+猎装造型,这配置一摆出来,直接对标蔚来EC7、极氪001。

但如果价格不给力,智能座舱体验拉胯,那也只能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凯迪拉克,这次直接上了一堆“大家伙”,VISTIQ、ESCALADE IQ,还有LYRIQ性能版。

美式粗暴+技术堆料,看着挺唬人,但能不能在国产电车的夹缝里活出新天地,还得看本事。

奔驰CLA长轴纯电,终于想起来要“为中国市场优化”了,舒适配置、高阶智驾、长续航,起码不再落伍。

但以前的奔驰电车,说白了就是“油改电壳子+高价忽悠”,这次CLA是真下功夫了,还是只是说说而已,还得等实车出来才能见分晓。

宝马,新世代概念车,听着就科幻感十足。

800V架构、长续航、新交互,这些都挺好,但宝马开起来还是不是“宝马”,这才是关键。

别搞一堆花里胡哨的,结果一脚电门下去,没了灵魂。

大众ID.EVO,小鹏+大众,听着就像中德混血,这俩凑一块儿,能擦出啥火花?

小鹏的软件+大众的品质,如果磨合得好,说不定真能干翻不少对手。

但如果上车一看,还是ID.4那套老UI,那可就真让人失望了。

本土化,这事儿,合资品牌现在是越来越重视了。

就说奔驰CLA长轴纯电,专门为中国市场优化,这说明合资品牌终于意识到,要想在中国市场混,就得放下身段,迎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奥迪Q5L也是,加长轴距,增加智能配置,这都是为了迎合中国消费者对空间和智能化的需求。

大众汽车集团CEO奥博穆也说了,要更加强调本土化研发和合作。

合作,也是一条路子。

小鹏和大众的合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小鹏在智能化方面有优势,大众在品质和制造方面有经验,这俩凑一块儿,没准真能搞出点名堂。

但合资品牌能不能翻身,关键还是得看产品。

技术创新,是核心竞争力。

宝马的新世代概念车,就展示了宝马在电动化和智能化方面的最新成果。

合资品牌必须加大在这些方面的投入,才能追赶上中国品牌的步伐。

通用汽车Ultium平台国产化推进缓慢,直接影响了其电动车型的竞争力和市场表现,暴露了合资品牌在供应链和本土化方面的挑战。

品牌形象也很重要。

现在的年轻人,不吃“老字号”那一套,他们要的是个性、时尚、科技感。

合资品牌必须重塑品牌形象,才能赢得年轻人的心。

说句实在的,合资品牌想在中国市场重回巅峰,没那么容易。

但只要他们放下架子,认真做产品,还是有机会的。

但结局会如何,只能交给时间来验证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方铭讲车

方铭讲车

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