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6分钟,19个导弹基地化为灰烬,一场战斗,给全世界敲响警钟!
二战一完事儿,各国都慢慢摆脱了打仗的阴影。但中东那块地儿,好像中了邪似的,战火还是一直烧个不停,硝烟四起。
4月13号,战火纷飞的加沙地区,巴以双方在开罗谈的停火事宜,结果啥也没谈成。这就意味着,仗还得继续打,每天都有好多无辜的老百姓被卷进这战乱里头,遭殃受罪。
特别是经历了这场战事,80年代以色列的另一场冲突又浮现在我们眼前。那时候,以色列空军以无敌的姿态,取得了“82:0”的辉煌战绩,一个都没折损,这简直成了空战史上的传奇。但话说回来,那场叫做“贝卡谷空战”的较量,其实也在给我们提个醒。
那么,这场战争到底咋回事呢?为啥说它给我们提了个大醒呢?
【“贝卡谷空战”的战役】
1982年,以色列说他们在英国的大使被巴勒斯坦的武装分子给暗杀了,所以他们就派了十万大军去攻打黎巴嫩。他们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好好教训一下在黎巴嫩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军队,于是发起了大规模的攻击。
不过,叙利亚为了守住贝卡谷这块宝地,干脆就用上了苏联给的萨姆-6导弹,打算靠这个让以色列不敢轻举妄动。
这款导弹可不简单,它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里大展身手,干掉了41架以色列的战机,让以色列军队头疼不已。叙利亚为了增强防空力量,花了整整10年时间,掏了20亿美元,在贝卡谷地建起了19个导弹连,织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防空网。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靠这个压制住以色列空军,把战略主动权抢到手里。
可能叙利亚有点太自负了,他们觉得萨姆-6导弹还能像以前那样给他们带来胜利,但他们没看到科技是一直在往前跑的,以前行得通的办法现在可不一定好使了。
以色列在吃了前几次战争的亏后,就琢磨起萨姆-6导弹的短板来。他们通过搞间谍和实地打了几仗,发现这导弹的雷达和发射车是分开的,而且雷达发出的信号老是那样。所以,只要雷达一被干掉,导弹就成了没头苍蝇,没法再指引方向了。
这个新发现,对以色列来说至关重要,它成了制定“诱敌加电子干扰”战术的关键理由。以色列一开始动手,就派出了96架无人机,其中有装着角反射器的“侦察兵”无人机,还有带着摄像头的“猛犬”无人机。
这些便宜的无人机学着真战斗机的样子,发出雷达信号,把叙利亚的雷达给骗开机了。叙利亚军队一看,以为是敌机来了,立马就急眼了,不停地发射导弹去打那些“假得不能再假的靶子”。结果,这么一折腾,他们的雷达频谱参数就暴露无遗了。
这时候,以色列的E-2预警机立马就开始接收信号,快速找到所有雷达的位置。接着,以色列的电子战飞机出手,把叙利亚军队的通讯和雷达全都干扰了一遍,结果地面的指挥系统就动不了了。
这时候,叙利亚的飞行员们根本收不到任何指令,雷达显示屏上全是乱糟糟的雪花点,飞机升空后就像瞎头苍蝇一样乱撞。另一边呢,以色列的F-15、F-16战机在预警机的指挥下,用“麻雀”导弹进行超远距离攻击。叙利亚的米格-23战机还没看到敌机的影子,就被打下了。
以色列军队采取了更猛烈的行动,他们发射了“猎雷者”反雷达导弹,这些导弹顺着雷达信号,准确无误地干掉了19个导弹连的控制系统。这样一来,没了雷达指引的萨姆-6导弹就像瞎了一样,变成了摆设。接着,以色列军队又用激光制导炸弹和集束炸弹,把那些阵地炸了个底朝天。
从第一架无人机起飞到战斗落幕,短短六分钟里,叙利亚那耗资高达20亿美金打造的防空系统就烟消云散了。
【科技代差】
说白了,贝卡谷空战其实就是一场拼数据的较量。以色列那边,靠着长时间的情报收集和反复演练,把战场的情况都变成了能算出来的数学式子。他们的打法就是:先派无人机把敌人引出来,然后用电子设备把敌人的通讯给干扰了,接着就是准确地打击敌人,最后再来个全面收网。整个过程就是:诱敌、压制、打击、收尾,一环扣一环。
这种“OODA循环”,就是先看情况、再调整策略、做决定,然后动手。叙利亚那边儿的“钢铁大军”因为没能玩转这个循环,结果就变成了只能挨打的活靶子。
叙利亚的败局揭开了不少短板,说白了,就是他们的萨姆-6系统十年都没动过,雷达数据全被人摸透了。他们还在用老一套的苏联式地面指挥,电子战那是一点办法都没有。更糟糕的是,防空阵地就摆在那儿,一动不动,完全没想过要灵活点,隐蔽点。
这场仗啊,军迷们爱开玩笑,说它是“老算盘对上新电脑”。这场战斗给人的教训,那可不是战术上那么简单。说白了,现在打仗,拼的不再是谁家枪炮多,而是看谁数据抓得准、算法玩得溜、各部门配合得好。特别是保卫国家这事儿,光靠买买买可不行了。
现代战争跟以前大不一样了,现在可不是光看哪边人多就能赢。关键得看装备和技术怎么样,还有更重要的,就是打仗的思路得新。要是谁的战略战术更聪明,那谁就能在战场上占上风,最后取得胜利。
四十三年过去了,贝卡谷地的战火痕迹早就不见了,但它一直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现在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和超高音速武器改变了战争的样子,要想保障国家安全,还是得靠科技自立和战术上的新点子。
这6分钟的空中激战传奇,不只是过往的一段故事,更像是面镜子照着我们。在当下这个算法横行的时代,要是原地踏步,那肯定会被甩在后面,只有让脑筋不断转起来,跟上变化,那才是真正的保护伞。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