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朵图图》里温情的死亡教育的反思:如何面对孩子的人生?
近日,微博一则关于《大耳朵图图》里对于死亡的温情教育引发网友讨论,大致内容是这样。
我给大家分享这篇资讯有2个意图,第一是给大家展现如何面对亲人的离世,对于这个话题,我想说的已经藏在了我所分享文章之中,另外我还想跟大家讨论另外2个问题:
如何面对自己的,孩子的死亡
如何面对生命
我为什么还会跟大家讨论如何面对孩子死亡这个低概率话题?因为重要的是,不是所有家长都会面对孩子死亡,导致教育出现了极端。所以,我想从这2个方面跟大家补充死亡教育。
首先,每个人,都会死,这是一个无法改变也无需争辩的事实。我们每个人都会在奔赴死亡的过程里有过一段必经的心理历程,就是害怕死亡。
那可是死亡,死亡以后会发生什么我们谁也不知道,这个美丽的世界我们就这样离开了吗?这个世界有爱自己的家人,朋友,有好吃的美食,好看的美景,好听的音乐,这个世界,有太多太多美好的东西,尤其生于幸福的20世纪,物质条件丰厚的情况下,大家,都是深深的爱着这个世界的。就算生于历史中的乱世,我们又怎么证明,死亡以后,我们的遭遇会更好呢?而不是恐怖的呢?对于死亡,我们有太多胆怯与不舍了。我们该怎么面对这2种情绪?我们先来讨论第一个问题,如何面对死亡?
首先,我们应该接受,我们早晚都会死亡,我们早晚会失去在这个美丽星球所拥有的一切,害怕该怎么办?我的建议是不断告诉自己,我早晚会死,积累勇气,麻木自己,面对死亡的时候就不会这么害怕。但很快就有人指出弊端,这样下去,人迟早要得抑郁症的。
所以,至此,第一个话题讨论问题,如何面对死亡,如何面对孩子死亡和第二个话题一起讨论。如何面对生命?
生命是长度重要还是深度重要?
看了我的说法,或许有灵性的人已经开始学会如何面对死亡。那我们该如何面对生命呢?有一个观点是,宇宙有多大,生命就有多渺小。
下面是太阳系在银河系里的图片:
下面是地球在银河系的图片:
再接着是城市在地球的照片:
就是这个宇宙中渺小如尘埃的星球,住着面对这个星球时渺小的我们。历史上所有的帝王与乞丐,权贵与流氓,文人与莽夫,武将和懦夫,东方与西方,男人和女人,老人和小孩,野兽与植物,细胞和病毒都生活在这里。我们面对社会的渺小,就如同人类的时间面对地球时间的渺小,就如同地球面对太阳的渺小,就如同太阳面对更大宇宙的渺小。
我们都格外渺小,并且,我们都拥有一个无法改变的命运,就是死亡。
我们何其卑微又是何其幸运,宇宙不仅给了我们体验生命的机会,还让我们拥有了智慧。我们对这个世界感受深刻,我们享受爱情,美食,音乐,并且这些远远不够。
吃肉是多么愉悦,有人爱着是多么愉悦,看见美丽的事物是多么愉悦,愉悦本身是多么愉悦。
如果生命本身就无法避免死亡,那生命的长度有意义吗?
如果享受才是意义,赚钱才是意义,可这个世界又是残酷的,红皇后假说表明所有生命都在努力的蜕变和淘汰,就是有弱者会死去。注意,请接着听!
因为生命的渺小,我们也有太多在我们的生命时间内永远无法做到的事情,我们可能对于社会与权贵的渺小如同人类面对庞然大物的宇宙,我们追逐着,努力着,也失败着,我们都将面临一个无法改变的结局,就是死亡,但我们都有一个伟大的能力——快乐。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的死亡,也不一定可以感受所有甚至最爽的快乐,但只要我们活着是快乐的,是能够感受快乐的,甚至痛苦的精神刺激的,是能够感受宇宙美好或神奇和宇宙产生共鸣的。是不是我们来这人间一趟,也不枉此生呢。你当然可以有更高的追求,但是不是也要接受事与愿违和无能为力呢?也因为我们都将面临同样的结局,失去一切而无需自卑呢?我们是不是只要自己活着开心并且尽能力享受就够了呢?是不是活着比死亡更重要呢?
至此,我想给大家分享几句话:
人们啊,终会离散于时间的尽头,但我不会忘记,你曾温暖过我的岁月。
请上帝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所能改变的;赐予我胸怀,去接受我不能改变的;并赐予我智慧,去分辨这两者。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