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吹捧上天”的大单槽,为何跌落神坛?只因这4个问题太突出
自从大单槽横空出世后,双水槽就被人吐槽的一无是处,好像谁家装了就是跟不上时代似的。但真实情况下,大单槽真有那么完美?双水槽真有那么不堪?有幸两个都用过,客观讲讲彼此优劣。一、大单槽的缺点?我家之前是双槽,跟风更换为大单槽,以为能给厨房带来一波“清洁红利”,但用了一个多月,发现弊端还是不少。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洗碗盘时,没有沥水空间;我之前用双槽时,习惯一边洗碗,另一边沥水区放泡沫碗,第二遍冲洗时,再将沥水区冲一下,碗盘直接放进去沥水,就结束了。但用了大单槽后,虽然洗锅是爽了,但没有专门的沥水区,洗了一半的泡沫碗得放到台面上,经常搞的水流的到处都是,增加清洁麻烦。
虽然有人说,可以搭配沥水篮呀,但在一个池子里难免磕磕绊绊,个人觉得还是没有双槽得劲。2、有任何操作,都得找盆;用双槽的时候,洗个绿菜,两边都放上水,轮换冲洗非常快,炖排骨汤也是,一边泡排骨,一边冲洗葱姜,不用等待。
但用了大单槽之后,洗什么都得找盆,而且,盆里泡着食物,洗别的碗筷,就不敢动静太大,生怕溅进去,又得重新来一遍。
换成大单槽后,我家的盆一天比一天多,大的小的,洗碗的泡菜的,麻烦至极。3、排水慢;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相比双槽,大单槽排水真的很慢,几百块钱买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坡度设计,纯靠水流动力自己排出,我经常等不及,都得用刮板刮几下。
4、洗碗筷溅水;我当初不懂,选的大单槽深度是20cm的,水龙头装的也不太到位,每次洗碗筷就跟搞电焊似的,溅一脸水,厨房地面还铺的木地板,经常湿漉漉的,心疼又无奈。
正是以上4个缺点,让大单槽有“跌落神坛”的风险。二、大单槽vs双槽,究竟哪个好?说了大单槽的缺点后,并不是说它完全不好用,不能选,只是想告诉大家,别被洗脑,双槽也并没有那么不堪,根据自己需求选择即可。1、看家里的大锅有多大;一般来说,大单槽比较小的尺寸,也在68cm了,应付家里所有大锅具的清洗完全没问题,像油烟机一米长的油槽,也能轻松搞定。
但正常尺寸的双槽,大的一边也有40公分左右了,32cm的锅具也不存在放不进去的问题。
所以,大单槽大的优势,在你家锅具没那么大的情况下,也并没有那么突出,还是要根据自家具体情况去衡量。2、看自己的使用习惯;大单槽最大的优势,就是够大,如果你习惯堆砌一天的碗筷,到晚上一起洗,那大单槽可能更合适,毕竟存量更大,双槽可能存在摆放不下的问题。
再就是,洗菜、洗碗盘的习惯,有的人习惯直接泡在水槽里面洗,有的人习惯用盆洗,前者可能更适合双槽,后者更适合单槽。总而言之,水槽还是服务于人的,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贴合自己的习惯最重要。三、终极答案,水槽到底怎么选?不管单槽还是双槽,没选好,不仅是使用不顺手的问题,打理也麻烦,所以,选择时一定要遵循以下这几点,都是干货。1、大单槽不选配件太多的;大单槽之所以火,就是因为大,用起来敞亮,但现在的很多网红款水槽,搭配十几种配件,在水槽上摆放搁架、滤网、砧板等等,一层又一层。
但实际使用时,并不会给人带来多大的便捷度,洗个碗盘,里面的配件就得挪来挪去。为了增加配件,搭配的沥水篮都很小,一斤绿菜得分三波洗,还不如直接整个盆好用。
要说大单槽最实用的配件,就是过滤网了,其他的能不要就不要,多加钱还鸡肋。2、不选90度直角切面的;不管单槽还是双槽,这种折角是90度切面的,都不建议选,清洁非常麻烦,硬一点的海绵都塞不进去。
选择这种带弧度的,海绵擦一带而过,不用专门使劲儿清洁。
3、不选不耐用的材质;如今水槽材质种类也多,除了常见的不锈钢材质,还有各种石材类、陶瓷类等等,但作为厨房这种特殊的应用场地,还是建议非必要不创新。石材类,比如花岗岩、石英石等,虽然耐磨耐刮花,但存在被渗色的风险,而且每次用完要及时擦干,否则就会被污染;
陶瓷类,选择白色或彩色,颜色纯正,颜值极高,也好清洁,且不易老化,但使用时得万分小心,容易被磕碰,出现孔洞或裂痕;
综上,还是建议选择耐用的不锈钢材质更为保险,虽然可能被刮花,但只要材质靠谱,基本也不会太严重,再就是认准SUS304不锈钢的,别买什么DVS304之类,都是假的。4、不选小双槽;很多说双槽难用的,都是被局限了思维,认为双槽就是下面这种的,两边一样大,尺寸都不够用。
但其实,只要空间允许,选择大双槽,可比大单槽爽多了,洗碗洗锅随意,还不存在大单槽的缺点,一举多得。
尺寸的话,尽量选厨房台面能容纳得下的最大尺寸,82X46cm,甚至88x48cm的,用起来别提多爽了。即便选不了太大尺寸的双槽,那也记得选一边大一边小的,至少能保证一边能洗大尺寸锅具,两边同样大小的小尺寸,才是真的鸡肋。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