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老兵回忆亲身经历:南京大屠杀时,城里富太太们的悲惨遭遇
1937年12月13日,这座曾经繁华热闹、充满烟火气的六朝古都,瞬间沦为了人间炼狱。从这一天起,直到1938年1月,长达六周的时间里,南京城内哀鸿遍野,尸横遍巷。这惨痛的记忆,如同一道深深的伤痕,刻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
日本侵略者毫无人性地举起屠刀,朝着三十万手无寸铁的华夏同胞砍去。这些无辜的平民被肆意屠杀、虐杀,这是日本永远无法偿还的滔天罪行,历史不会忘记,中国人民更不会忘记。
在这场残忍的屠戮中,人们不禁会问,南京城里那些平日里养尊处优、高高在上的大户人家,是不是就能明哲保身?尤其那些阔太太们,在这场浩劫面前,她们的境遇是不是会有所不同?
曾根一夫,这个日本华中派遣军的侵华老兵,是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战败回到日本后,他以自传的角度写了一篇战争回忆录。在回忆录里,他讲述了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尽管他已经尽量规避掉一些尺度过大的描述,但那些从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细节,还是让读者细思极恐,让每一位中国人的心中都燃起了愤怒的火焰,恨之入骨。而那些阔太太的境遇,也在他的回忆中逐渐清晰起来。
曾根一夫在回忆录中提到,日军的新兵一开始胆子小,面对活生生的中国人,根本不敢下杀手。那些新兵,大多都是些年轻的日本青年,或许在踏上中国土地之前,他们也只是普通的农民子弟,或是工厂里的工人,从未经历过这样的血腥场面。可老兵们为了把这些新兵训练成杀人不眨眼的恶魔,想出了一个极其残忍的办法——把中国人绑在柱子上,让新兵用刺刀扎“活靶子”。
当新兵们颤抖着双手,握着那冰冷的刺刀,一步步靠近被绑在柱子上的中国人时,他们的双腿都在打颤。他们害怕,害怕那一刀下去,会听到那撕心裂肺的叫喊,害怕看到那绝望的眼神。新兵们害怕,所以往往都无法一击毙命,刺刀扎进中国人的身体里,鲜血瞬间喷涌而出。新兵们吓得面如白纸,不敢再继续刺下去。直到目标头垂下去,彻底没了生气,新兵们才长出一口气,脸也渐渐恢复了血色。
曾根一夫就是新兵里的一员。他回忆自己当时害怕极了,站在那里,双腿像是灌了铅一样沉重。他看着眼前被绑着的中国人,心中充满了矛盾。他不想杀人,可当时那种境况下,他根本就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不杀中国人,他就无法被这个群体接纳,会被排挤欺凌。他只能硬着头皮,按照老兵们的指示,机械地挥动着刺刀。从一开始的自保,到杀了人之后的自暴自弃,日本大部分新兵都跟他一样,逐渐成为了日军的杀戮机器。他们心中的那点良知,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只剩下无尽的残忍。
据曾根一夫回忆,他自从吴淞登陆以来,见过太多中国人的尸体了。50、100具摞在一起的场面比比皆是,他早就习以为常。可即便如此,当他来到南京城外时,还是对那里的尸体数量感到震惊。他形容那是“地狱”,没错,那就是地狱,一个由日本侵略者亲手打造的人间地狱。
他清晰地记得,有一天上午9点开始,扬子江边的广场上就架上了好几挺机关枪。100多个中国人被押送到广场上,人群里有军人、平民、有老人、孩子。他们背靠扬子江,有些人一直在哭,有些人一直在骂,有些父母不停为孩子求情,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但都是充满了绝望。可这些让日本侵略者无动于衷,他们就是一群冷血的野兽,看着眼前的中国人,没有丝毫的怜悯。
随着指挥官一声令下,几处机关枪喷出长长的火舌。那子弹如雨点般向中国人射去,哀嚎声响彻大地。人们在枪林弹雨中纷纷倒下,鲜血溅满了广场。没一会,广场上就恢复了安静,只剩下那层层叠叠倒伏着的尸体。接着,又一群中国人被放入广场,又成为了日本人下一批的枪下亡魂。如此循环往复,扬子江上,尸横遍野,江水都变成了深红色,血腥味隔着几公里都闻得到。粗略统计,这一天下来就杀了一万名中国人。
后来日本人在南京城里杀人杀得久了,少了点刺激。于是,他们心里头那股子邪火就烧得更旺了,一门心思琢磨着换换花样,搞些更骇人听闻的虐杀把戏。
其中最恐怖、最让人毛骨悚然的,便是取食活人脑浆。那时候,南京城里到处是尸体,横七竖八地躺着,大量的尸体堆积,使得日军内部传染病、性病各种病症迅速蔓延开来。那些日本兵染了病,不是这儿疼就是那儿痒,浑身难受得紧。可药品补给却远远跟不上,医疗物资越来越少。也不知道是哪个丧心病狂的家伙,传出来个荒诞至极的说法,说活人脑浆能治病。这说法一传开,也为接下来那些恐怖至极的故事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据曾根一夫描写,在南京往东大约八公里远的汤水镇附近,有一处温泉。这温泉,据说当年是宋美龄的专用浴池。平日里,那温泉水汩汩地冒着热气,水温不冷不热,泡进去浑身舒坦。周围种着些垂柳,柳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环境清幽得很。平日里,周围的百姓偶尔也会来这儿泡泡,解解乏,洗去一身的疲惫。可自从日本人来了,这温泉就变了样。
那天,曾根一夫和几个日本兵在温泉里泡得浑身通红。他们一边泡着,一边嘻嘻哈哈说闹,谈论着又抢了多少东西,欺负了多少中国人。泡完温泉,他们穿上衣服,哼着小曲儿,慢悠悠地往军营走。
走着走着,路过一处废屋。这废屋原本是个大户人家的宅子,后来被日本人的炮火炸得七零八落,只剩下几堵破墙和半截房梁。他们瞧见三个日本士兵正押着一个中国男子往废屋里走。那中国男子穿着破破烂烂的粗布衣裳,脸上满是惊恐,脚步踉踉跄跄的,被日本士兵推搡着往前走。
这几个日本兵本好奇心一下子就被勾了起来,蹑手蹑脚地凑到屋外。这废屋的墙破了好几个洞,他们透过墙上的裂缝,眼睛一眨不眨地往屋子里瞧。曾根一夫看到,那个中国男子双手被反绑在身后,绳子勒得紧紧的。他仰面朝天躺在地上,身体不停地扭动着,想要挣脱束缚,可那绳子绑得死死的,他根本动弹不得。两名日本士兵死死地按住男子的肩膀,让他动弹不得。另一名日本士兵则从腰间抽出一把锋利的刀,脸上带着一种扭曲的兴奋,露出一丝残忍的笑意,直接朝着男子的头颅劈去。
那刀落下时,发出“噗”的一声闷响,鲜血瞬间溅了出来,溅到了墙上,溅到了日本士兵的脸上。接着,那日本士兵把刀往旁边一扔,伸出手指,伸进那被劈开的头颅里。那头颅里,脑浆、鲜血混在一起,白花花、红糊糊的,还冒着热气,看着就让人恶心。可那日本士兵却像是见到了什么宝贝似的,伸出舌头,沾取那粘稠物,放进嘴里舔舐起来。
屋外的曾根一夫几个人,看到这一幕,吓得脸色煞白,双腿发软,瘫坐在地上。他们只觉得胃里一阵翻江倒海,扶着吐了起来。曾根一夫回忆,当时他就在想:
“如果这不是魔鬼,世界上就没有魔鬼了”。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些人怎么能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事情来!
日本小国发起战斗粮草本就准备不足,补给跟不上,发起南京的屠城之举,很大一部分原因源于这个。每天的口粮就那么一点点,士兵们一个个饿得肚子咕咕叫。要是再拿出一部分给俘虏和百姓,那根本就不够分的。如果到时候俘虏没粮食吃,早晚会爆发叛乱,到时候会更多的添麻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他们都杀光,省得夜长梦多。于是,一道道残忍的命令就传了下来,一场场血腥的屠杀就此展开。
据曾根一夫记载,在杀人这件事上,日本人那是无所不用其极。除了那两位臭名昭著的日本军官搞的砍人比赛,还有好多不为人知的杀人方式。还有一种手榴弹集体爆炸杀人法。
日本兵把部分中国人面对面绑在一起,让他们紧紧地贴在一起,就像一堵人墙。可日本兵根本不理会他们的哀求,脸上带着残忍的笑容,就像看着一群待宰的猎物。他们拉开一枚手榴弹的拉环,那“嗞嗞”的声音,然后,他们把那手榴弹塞进这些人中间。
被绑来的人察觉到危险,都拼命将身体后仰,扭过头去,想要躲开那即将爆炸的手榴弹。可他们的双手被绑着,绳索勒得紧紧的,根本挣脱不开,这一切都是徒劳的。只听“轰”的一声巨响,瞬间,一团血雾弥漫开来,他们的身体被炸得四分五裂,鲜血溅得到处都是,墙上、地上,到处都是红色的痕迹。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血腥味,让人闻了直想作呕。可那些日本人,躲在爆炸范围外,哈哈大笑,还相互比划着,看谁炸得最“精彩”。
杀的人多了,日本军队的兽性也被彻底激发出来了。在他们眼里,生命就像草芥一样,一钱不值。那些曾经的人性、道德,都被他们抛到了九霄云外。曾根一夫在他的记载里写道:
战场是双方互相厮杀的地方,有了今天没明天,不趁活着的时候为所欲为,万一死了不就亏大了,什么人道、正义都是假的,尽情享乐才是真的,敌国的女人就是用来发泄的。
在南京大屠杀刚刚爆发的时候,侵华日军高层对属下的所作所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那些日本兵在南京城里烧杀辱掠,就像一群疯狗,无恶不作。
据曾根一夫的说法,当时南京城里14 - 60岁的女性,超过90%都被欺凌了。那些日本兵三五成群地闯进百姓家里,看到女人就像看到了猎物。他们一脚踢开房门,嘴里喊着污言秽语,眼神里透着贪婪。大部分女人都是被多人欺凌,她们的哭声、惨叫声在南京城的上空回荡。然后,她们被扔在街头,衣不蔽体,身上满是伤痕。
女人为了自保,一般都会在家人的掩护下躲在地窖或者稻草堆里。只要能躲过日本兵的魔爪就行,她们还会特意用煤灰把脸涂黑,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希望能躲过日本兵的眼睛。可那些日本兵就像长了狗鼻子一样,无论藏得多深,都能被他们找到。
有一回,听到日本兵进村的消息,女孩的家人赶紧把她藏进地窖里,还用稻草把她盖得严严实实的。可日本兵还是找来了,他们一脚踢开地窖的门,把女子拖了出来。女子的家人哭着求饶,跪在地上不停地磕头,额头都磕破了,鲜血直流。可日本兵根本不理会,当着女子家人的面,对她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欺凌。女子拼命挣扎,大声呼喊,可她的声音在日本兵的狂笑中显得那么微弱。
还有的女子,面对侵略者,实在没办法了,只能将茅坑里的屎尿从头浇下。那刺鼻的气味让日本兵皱起了眉头,他们恼羞成怒,当场就把女子杀了。
在这危急存亡之际,南京城内,无数心怀正义与勇气的普通人挺身而出。他们之中,有教书育人的先生,有走街串巷的小贩,还有老实巴交的农民。这些平日里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此刻为了守护更多女性的安全,自发组织起来。他们四处奔走,挨家挨户地劝说,将大批女性儿童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
大的寺院成了临时的避难所。平日里香烟袅袅、佛音阵阵的清净之地,此刻挤满了惊恐不安的人群。有大点宽敞的民宅里也住满了人,原本宽敞的屋子变得拥挤不堪,但大家依偎在一起,只希望能在这乱世中寻得一丝生机。
身强体壮的男性们主动承担起守护的责任。他们白天站在屋顶、墙头,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夜晚,他们分成小组,轮流巡逻,脚步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他们手持简陋的武器,有的是从家里翻出的菜刀,有的是临时削尖的木棍,但他们的勇气却丝毫不减。
起初,这样的安排确实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可日军的势力太过庞大,他们在街头巷尾四处搜寻“猎物”,安置地点还是被泄露了出来。大批日本军人如潮水般涌来,突破了防线。他们冲进寺院、民宅,所到之处一片狼藉。女人们惊恐的尖叫声、孩子们无助的哭喊声交织在一起,让人痛心疾首。那些躲藏起来的女性,最终还是被日军搜了出来,等待她们的将是地狱般的折磨。
不要以为只有平民百姓的女眷才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那些富贵人家的女性,境遇只会更惨。平日里,她们居住在豪华的宅邸之中,出门有汽车接送,身边有丫鬟仆人伺候。她们身着华丽的旗袍,佩戴着昂贵的珠宝首饰,妆容精致,举止优雅。可如今,这一切都成了泡影。
那些平日里衣着考究、涂脂抹粉的富太太们,也沦为了日军的玩物。她们被日军从房间里拖出来,身上的旗袍被粗暴地撕开,露出了白皙的肌肤。她们拼命挣扎、哭喊,却无济于事。日军士兵们狞笑着,将她们按在地上,肆意侮辱。有的富太太试图反抗,换来的却是更残酷的毒打。她们的脸上、身上布满了伤痕,眼神中充满了绝望。
更令人发指的是,有些富太太甚至被日军当做贡品孝敬给高级军官。她们被精心打扮一番,然后被送到日军的指挥部。在那里,她们不仅要忍受高级军官的凌辱,还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她们就像是一件物品,被随意地赠送、交易,没有丝毫尊严可言。
当然,也有一些运气好一些的阔太太,能跟着家人逃往救济区避难。这些救济区往往是国际组织设立的中立区,有一些外国的红十字组织为中国人提供救助。在通往救济区的道路上,挤满了逃难的人。他们扶老携幼,背着简单的行囊,脚步匆匆。然而,去往这些中立救济区的道路,早已被日军封锁。
据曾根一夫记载,有一对富家夫妇在南京郊区被日军截获。男人手里拎着两个大行李箱,里面装着一些值钱的宝贝,他以为用这些钱财可以换来一家人的平安。女人则穿着精致的旗袍,虽然脸上满是惊恐,但依然难掩往日的风姿。为了买命,男人毫不犹豫地把值钱的宝贝悉数奉上,他跪在地上,苦苦哀求日军放过他们。
可日军却根本不讲信用,他们当着男人的面侮辱了他的妻子。女人拼命挣扎,发出凄惨的叫声,男人则跪在一旁,泪水夺眶而出,却不敢有丝毫反抗。最后,日军将两人杀害,残忍地扔进了长江。滔滔江水,瞬间淹没了他们的身影,只留下无尽的仇恨。
即便侥幸逃进了救济区,也未必安全。就像电影《金陵十三钗》里的桥段一样,日本军人虽然不会伤害外国人,但是却可以无视这些人的阻挠,直接闯进救济区杀害中国人,抢夺女性回军营享乐。他们甚至会在救济区附近打造临时慰安所。
慰安所,这个充满罪恶、屈辱的地方,成了给日本军队提供服务的特殊地点。这里的女性,有富家千金,也有贫苦百姓,她们被日军强行抓来,失去了自由。她们要全天24小时满足士兵们的兽欲,没有片刻的休息。
在慰安所里,环境恶劣至极。狭小的房间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地上满是污垢。女人们被关在狭小的隔间里,每天只能得到一点少得可怜的食物和水。她们的身体承受着日军的暴行,精神也遭受着巨大的折磨。大部分人都患上了严重的疾病,梅毒、淋病等各种性病在她们身上肆虐。她们的身体越来越虚弱,眼神也变得越来越空洞。最终,她们在痛苦中离开人世,结束了这悲惨的一生。
为了避免这样的下场,有些大户人家的女眷会选择服毒、割腕自杀,以死捍卫自己的清白。她们宁愿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愿遭受日军的侮辱。有一位富家小姐,平日里温柔善良,知书达理。在日军即将闯进家门的时候,她偷偷地从柜子里拿出一瓶毒药,毫不犹豫地喝了下去。她的母亲发现时,已经来不及了。母亲抱着她渐渐冰冷的身体,哭得死去活来。还有一位年轻的太太,在慰安所里,趁着日军不注意,拿起一块锋利的玻璃,割破了自己的手腕。鲜血染红了她的衣衫,她的脸上却露出了一丝解脱的笑容。
回到本文一开始的问题,南京城的富太太们是什么境遇。答案其实很简单,也很残酷。南京城破,哪还有什么平民贵族之分。管你平日里有多少钱、多高的地位、多火爆的脾气,此时都被肆意践踏。
落后就要挨打,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如今我们能做的,勿忘历史,吾辈自强!以史为鉴,携手共进,振兴中华,面向未来!我们也坚信,每一个中华儿女爱国之心刻入骨髓,永远热爱祖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