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最小的女婿,历9朝,明朝16位皇帝他见过一半
说到驸马,咱们脑子里首先蹦出来的就是在那个“男人当家,女人靠边站”的老时候,有那么一类人,他们不走寻常路,偏偏把“老婆为大”的信条挂在嘴边,认真践行:
不能随便娶小老婆就算了,就连想和公主亲热,也得先打个报告申请一下。
明朝有这么个驸马爷,他不仅娶了皇上家的千金,还家里养了好几百个小老婆。奇怪的是,皇上对他这事儿居然没下重手,每次都是稍微教训一下就算了。
他活得相当奢侈,但竟然平平安安地活到了90岁高龄,一生经历了9个朝代,见过16位皇上。
赵辉是明朝那位了不起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女婿。他可不是一般人,而是大明王朝建立者朱元璋的亲家。赵辉因为娶了朱元璋的女儿,身份地位自然非同小可。在明朝初期,他算是皇亲国戚里的一个重要人物。
为啥他会这么特别?
历史上驸马爷多得是,可赵辉这家伙为啥能让人记住?原因就在于,他娶的那位公主,来头可不小。
他娶的是朱元璋晚年得的小女儿,名叫宝庆公主。说起这位宝庆公主,那真是被所有人疼爱得不得了。
1395年那会儿,朱元璋的心爱妃子张美人给他添了个宝贝闺女。说起来,朱元璋是在1328年出生的,到这时已经快70岁了,所以这闺女算是他晚年得的千金。
朱元璋抱着那软绵绵的小家伙,笑得合不拢嘴:“真没想到,都快七十岁的人了,还能添丁进口,看来咱大明的福气,那是绵绵不绝,万年长存呐!”
朱元璋不光让公主享尽了荣华富贵,还亲自上阵,努力当一个称职的好父亲。
宝庆小公主刚开始蹒跚学步那会儿,朱元璋就紧跟在她屁股后面,像根不离身的“保护杖”,时刻守护着这心肝宝贝,生怕她摔着。
爸爸爸爸,我想去瞧瞧鱼儿!爸爸爸爸,领我去摘几朵牡丹吧。
宝庆公主有啥要求,朱元璋都特别有耐心。他搂着这个小丫头,挑朵最艳的花,给她戴上,笑着说:“咱闺女最美!”
宝庆公主小手一扬,“嗖”地一下,就轻轻拍在了朱元璋的脸颊上。
手下的人都吓得屏住了呼吸,心惊胆战,但一贯狠辣的朱元璋却没有发火,反倒轻轻揉着宝庆公主的小手,问道:“小宝贝,手手有没有弄疼?”
在这么多疼爱中,宝庆公主慢慢地长大了。
她三岁多那会儿,朱元璋已经是七十岁的老头子了。
有一回,朱元璋病得不轻,屋里屋外人来人往,没个停歇。他心里头那叫一个闹腾:这些人,就盼着我咽气,好瞅瞅皇位能不能落到他们头上,真是让人头疼!
这时,宝庆公主悄悄地走进来,走到朱元璋床边,用她软绵绵的声音问:“爹,你咋?”
朱元璋瞅瞅眼前这个小丫头,一眼就瞧出她是宝庆公主。他心里头清楚,这孩子对他是真上心,不是那种光怕他手里权力的那种。
然后,朱元璋心平气和,慢慢跟宝庆公主讲:“我恐怕撑不过去了。”
话还没讲完,宝庆公主就吓得哇哇大哭起来。听着她那伤心的哭声,朱元璋心里明白了:绝对不能让她娘张美人就这么走了,否则这闺女就没人疼了。
琢磨了好久,朱元璋最终让人在陪葬的名单里,把张美人的名字给去掉了。
朱元璋对宝庆公主真是疼爱有加,为了她,他甚至改变了自己原定的陪葬规矩。这份父爱,真是深厚得很。
后来,朱元璋过世了,他的孙子朱允炆就当上了皇帝。那时候,宝庆公主还只是个小不点。不过按辈分算,宝庆公主就成了朱允炆的姑姑。朱允炆对这个小姑姑特别关照,特地让她跟着吕太后一起生活,由吕太后亲自照顾她。
可能是因为朱允炆削减藩王权力的做法太急了,把各个藩王都得罪了。没过几年,也就是四年之后,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起兵造反,发动了靖难之役,最后自己坐上了皇位。
明成祖朱棣当上皇帝后,没对以前的老臣子们下狠手。那时候,宝庆公主才8岁大,还只是个小丫头片子。
《明史》里头写了这么一件事儿:
早先时候,成祖登上皇位,那时候皇上才八岁,他就让仁孝皇后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照顾皇上。
朱棣特别宠爱他最小的妹妹,就让自己的妻子徐皇后来照顾她。徐皇后对这个小姑子特别上心,把所有的关爱都给了她。
宝庆公主,才8岁的小丫头,已经见过三位皇帝了。不过,不管皇帝怎么换,她身边的亲人始终对她疼爱有加,这份爱从没变过。
宝庆公主一晃眼就18岁了,可她的婚姻大事还没定下来。朱棣头疼的是,到底该给公主选个啥样的驸马?
公主地位高高在上,她不单是自家门面,更是朱氏皇族的象征。
要是选南京的那些老贵族吧,又怕他们权力太大,把统治都给撼动了;可要是挑那些跟朱棣一起打拼天下的手下,又怕把老贵族们给得罪了。这样一来,朱棣只能找个两边都不靠的中间人来用。
这天,朱棣溜达到金川门那儿,随便瞅了一眼,结果在守城的士兵堆里发现了赵辉。就这么一瞧,嘿,宝庆公主的后半辈子就这么被定下来了。
朱棣仔细琢磨后,最终拍板让赵辉成为驸马,他这么做主要有三个理由:
首先,赵辉外貌出众,很是英俊。
说到赵辉这个人,《明史》里头是这样写的:
赵辉这家伙,二十来岁,长得高大帅气,因此被挑中娶了公主。
说到朱元璋的模样,咱们都知道,历史书上曾经这么描述过他:
身材魁梧,骨骼惊奇,头顶似有不凡之气。心胸开阔,志向远大,别人很难猜透他的心思。
朱元璋外貌不出众,那他的孩子们长相又能好到哪儿去。为了改善皇家的颜值,给公主挑个英俊的驸马,这事儿也挺说得过去的。
另外,赵辉在家里表现得很规矩,为人处世都不错。
《明史》里头写了:
辉父曾是千户之一,跟着去打安南时战死沙场,辉就继承了父亲的官职。
赵辉他老爹,以前是个千户官,跟着去打安南的时候,不幸在战场上牺牲了。然后,赵辉就接了他老爹的班,也当上了千户,负责看守金川门。
赵家人愿意在战场上拼命,甚至不惜牺牲生命保卫国家,这足以证明他们对朝廷忠心耿耿。这样的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想必也是品行端正的好孩子。
赵辉他还没那个本事去搞出什么新派系。
赵辉接了他老爸的“千户”头衔,但说实话,这千户听起来挺风光,其实就是个看大门的,算不得啥大官,也就是个小角色。
赵辉这个人,跟那些有权有势的圈子都没啥牵扯,简直就是朱棣想找的那种不起眼的小角色。
就这样,赵辉从一个默默无闻的看门人,一下子翻身,当上了皇帝的乘龙快婿。
婚礼的所有事情都由礼部负责搞定。宝庆公主大婚那天,排场特别大,迎亲的队伍绵延了足足十里地,老百姓们都跑出来看热闹。
另外,朱棣为了让大家看到他的恩宠,特地吩咐太子要亲自送宝庆公主去公主府。
说起这段往事,《明史》里头是这样写的:
皇上被皇后抚养长大后,对他的赏赐比其他皇子要多得多。到了大婚那天,皇帝还特地下了命令,让皇太子亲自送他到府邸去。
结婚后,宝庆公主和驸马俩感情特别好,整天形影不离,过得非常甜蜜。
赵辉从底层翻身,尝到了有钱有势的甜头。为了守住这来之不易的一切,他对宝庆公主那叫一个百般呵护,使出了浑身解数。
但其实,宝庆公主这时候还没意识到,她所拥有的这一切,说到底就像是空中的楼阁、镜里的月亮,虚幻不实。
【中年丧妻,祸起萧墙】宝庆公主嫁给赵辉后,两人确实甜蜜了一阵子。但好景不长,宝庆公主不幸染上了重病,怎么都没治好,就这么走了,那时候她才38岁。而她的丈夫赵辉,也才46岁。
宝庆公主已经离世,但只要赵辉不再迎娶正妻,他驸马的身份就一直保留着。就算他不断地纳小妾,朝廷也拿他没办法,因为公主已经不在了,而赵辉还年轻力壮。
可能因为在宝庆公主身边小心翼翼地装了太久,把赵辉的真实性格都给憋坏了,所以他开始疯狂地追求女色,就像是要把失去的都补回来一样。于是,赵辉就走上了大肆纳妾的不归路,彻底放飞了自我。
不管是出门找乐子,还是在街上溜达,赵辉只要瞅见哪个姑娘顺眼,就舍得花大钱把人娶回家。没多久,他家里的小老婆就凑够了一百多号人,跟皇上的妃子数量有一拼。
为了在这些女士面前保持自信,赵辉时常会吃些补品来增强体力和肾功能,那场景,真是既离奇又诱人!
但赵辉这样胡来,难道就没人站出来管一管吗?
真的没人敢管赵辉了!他现在的辈分可大了去了,就连当今皇上都得叫他一声“前辈”。所以,除非他惹出天大的麻烦,不然谁也不会去冒这个险,去当那个管教长辈、得罪人的角色。
明英宗坐上皇位那会儿,赵辉就已经是皇帝辈分超高的姑祖父了。
赵辉靠着辈分确实能稳住自己的地位,不至于出大乱子,但这也没法让他捞到太多钱财,掌握实权。
在明朝那会儿,驸马爷能拿到朝廷给的银子和各种好处,不过,他可不能当官干事,也不能插手朝廷大事。
手里没实权,想挣点外快就难了。就靠他那丁点儿薪水,要养活家里上百号小妾,着实有点捉襟见肘。
赵辉左思右想,最后琢磨出一个“妙招”:他打算让家里人陈纲来帮他做买卖,靠着皇亲国戚这块金字招牌,独占丝绸市场,狠赚一笔大钱。
同时,得赶紧跟那个受宠又有权势的太监王振搞好关系。
在正统年间,多亏了王振的帮忙,赵辉总算是有了当官的门道,他被派到了南京左军都督府任职。
这么明显不合祖宗规矩的事儿,居然没人站出来说,全都是因为他早就跟“上头”的人搞好了关系。
赵辉当上官后,捞钱就变得更加顺手了:
赵辉手下的那些官员,要是想往上爬,都得想办法给他送点东西。送的东西越值钱,赵辉给他们办的事儿就越利索。要是送的礼太轻,那就别指望能升官了,机会肯定轮不到他们头上。
那时候,有个百户年事已高,就琢磨着把官位交给自家儿子继承。他打算走后门,用钱来摆平这事儿。
不过那百户的官位挺不起眼,薪水也少得可怜,就是把家底儿都掏空,赵辉也看不上眼。百户没办法,只能去借高利贷,结果就算这么拼,官职还是没捞到。
由于利息越积越多,而那百户又没官职撑腰,实在没辙,他就把赵辉告到了南京的刑部。刑部一看,这可是皇亲国戚的案子,哪敢轻易接手,干脆就直接上报给了明英宗。
明英宗一瞅见赵辉,心里就嘀咕开了:这可怎么办才好?要是处罚得太重了,他毕竟是我的长辈嘛!
旁边的太监王振立马插话道:“这些恐怕都是出于嫉妒的瞎话!”
明英宗一听这话,觉得挺在理,立马就放了赵辉一马。
后来,南京刑部为了摆平事情,就拿了“受贿行贿都得罚”那条法律的一半来用,把告状的那个百户给撤职了。赵辉,啥事没有,反而还捞到点好处。
赵辉经过这番厉害的举动后,非但没收敛点,反倒是越来越过分了。
1449年那会儿,明英宗不小心被瓦刺给抓走了。国家不能老是没有皇帝,所以那些大臣们就聚在一起商量,最后决定让他的弟弟朱祁玉来当皇帝。
赵辉心里急着想在新皇帝面前露一手,好能被封个侯爷。他就给朱祁玉上了个折子,说自己想带着南京的兵马去上阵杀敌。可没想到,这个提议被朱祁玉给拒绝了。
赵辉还不肯罢休,他又跳出来指控南京工部的官员偷偷贩卖官府的东西。朱祁玉一听,立马派了锦衣卫去查,结果一查,啥事儿都没有,纯属子虚乌有。
赵辉心里不服,再次出面举报武定侯的孙子不孝顺。可没想到,锦衣卫一查,反倒翻出了赵辉收受贿赂的铁证。
这可真够戏剧化的,一直在那儿瞎编乱造,冤枉别人,没想到自己干的坏事最后让人给揪出来了。
对于这个情形,朱祁玉确实挺头疼的。他刚刚当上皇帝,头等大事就是得稳住局面,所以不能对这个辈分特别高的驸马爷采取太激烈的行动。
接着,朱祁玉做了决定,不让赵辉再管南京左都督府的事情了,这等于是把赵辉手里的实权给拿掉了。
赵辉尝试去巴结新的上司,但结果并不如他所愿,没捞到啥大权力,反而把自己原本手头的实权给搞丢了。他心里头那个憋屈,还是不死心,老琢磨着怎么再翻个身,重新站起来。
【大势已去,保命要紧】1457年那会儿,明英宗搞了个大动作,把皇位又给抢回来了,这就是有名的夺门事件。
赵辉一看这情形,觉得机会又来了。他拎着重礼,急匆匆跑到明英宗跟前,开口就说:“皇上,我对您那可是忠心耿耿。实在是因为没办法,才被迫跟了朱祁玉。”
可明英宗对赵辉站边朱祁玉这事特别心寒,觉得他对自己不忠。
赵辉正动着脑筋,想着怎么能让明英宗给他封个侯爵,结果没想到,他自己先被人给告发了。
问题出在陈纲这个经商的家人身上,他觉得自己赚得盆满钵满,竟然也模仿赵辉,花大钱买了个妾。这事儿传到赵辉耳朵里,他火冒三丈,觉得陈纲用的是他的钱,二话不说就把陈纲给绑了,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陈纲溜出来后,心里一直憋着股火,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奔到北京都察院,把赵辉干的那些坏事给抖了出来。
老百姓来揭发!驸马赵辉那日子过得太不像话了,家里养了好几百个小老婆。他不光是这样,还独占了丝绸买卖,赚黑心钱。更过分的是,他还跟朝中的大官、太监们勾结在一起,整天琢磨着怎么升官封侯!
这事儿闹得挺大,都察院不敢轻易做决定,就直接上报给了明英宗。明英宗一听,立刻派了锦衣卫去查,结果一查,发现举报的那些事儿全都是真的。
面对铁证如山,赵辉哪儿还敢妄想着封侯拜相,赶紧认错求饶,心里只想着能保住性命就行。明英宗想着赵辉毕竟是先帝的驸马,自己动手处理不太合适,于是就顺水推舟,批准他退休回家养老,同时还不忘敲打他一番:
“要是再搞出错来,绝对会严惩不贷!”
赵辉虽然没受到法律惩罚,但他的官场之路算是走到头了。
根据一些不那么正式的历史记录,赵辉因为懂得保养身体,竟然活到了90岁高龄。他这一辈子,有60多年都过得富贵堂皇,享受尽了人间的荣华富贵。
【写在最后】说说赵辉这辈子,其实挺有意思的。他的人生大变样,就是从做了皇帝的女婿,也就是驸马那会儿起。
要不是朱棣瞧上了他,他可能就在金川门一直站岗到老了,成为驸马这种事,想都不敢想。
明朝总共有16个皇上,赵辉竟然见过其中一半,这事儿在历史上真挺少见的,真是让人惊叹命运这东西真是太神奇了。
有时候,生活真的是挺奇妙的,你压根儿想不到接下来会遇到啥好运,碰到啥样的人,或者有啥事情发生。咱们能做的,就是把自己做好,等到机会一来,可得使劲儿把握住。
但等我们真的爬到了高位,那就得更注意自我修正了,这样才能让荣耀一直稳稳当当的。
对于赵辉这样的人,你是会心生佩服,还是会嘲笑他?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