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排名是多少?实力藏不住,全国第一梯队高校!

在言高校 1天前 阅读数 1 #教育

不久前,QS发布了2025亚洲大学排行榜。该榜单排名覆盖亚洲地区25个高等教育体系的984所一流高校,相比去年增加了127所。其中,北京大学蝉联榜首,复旦大学升至第五,清华大学排名第七,浙江大学位居第八。值得注意的是,同济大学这匹“黑马”一路狂奔,把武汉大学给甩在了身后,世界排名192,国内排名第8。

这这数据的背后,是这所低调的顶尖名校百余年来深耕学科建设、服务国家战略的厚积薄发,据悉,同济大学先后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专项、重大工程科研攻关,取得了大跨度桥梁关键技术、结构抗震防灾技术、遥感空间信息、城市交通智能诱导、国产化智能温室、新能源汽车研发、城市污水处理、大洋钻探、心房颤动分子遗传学、自主研制纳米级角度国家一级标准物质等标志性科研成果。

而对国家战略需求的精准响应也成为同济大学的优势之一,该校秉持“传统学科高新化、新兴学科强势化、交叉学科集约化”的理念,不断调整完善学科结构。

早在本世纪初,该校便提出“传统学科高新化、新兴学科强势化、交叉学科集约化”的学科发展理念。在城市建设与防灾领域,同济整合土木、建筑、交通等学科力量,形成覆盖“规划-设计-建造-运维”全链条的学科群,其参与的东海大桥、苏通大桥等重大工程占全国主跨400米以上桥梁设计的70%以上,直接服务于国家基础设施安全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而在现代交通装备领域,该校依托全球首个同时拥有道路、铁道、机场、磁浮省部级平台的学科优势,不仅建成国内首条城市轨道交通试验线,更在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技术上实现突破,其自主研发的磁浮试验样车已在嘉定校区完成试跑,为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国产化奠定技术基石。

这种学科布局的 “战略纵深” 在人工智能时代得到进一步强化,同济大学在全国率先开启建设“智能科学与技术”高峰学科,不仅拥有全国首批人工智能专业,更是扎根 张江人工智能岛,大力建设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人工智能综合环境模拟和数据试验平台,为自主智能体单体发育、多体协同、系统进化的基础理论突破和新型算法、器件、系统发明提供精准实验平台、先进实验技术和高质量实验数据。

不仅如此,同济大学更是长期注重发挥优势学科和基础研究的溢出效应,不断拓展社会服务的形式和领域,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社会建设发展作出贡献,为“一带一路”建设、国内桥梁与隧道、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水环境治理、抗震救灾、洋山深水港、上海世博会中心等重大战略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学校与地方政府联合推动建设“环同济知识经济圈”,正朝着年产值千亿级的目标迈进,开创了“三区融合、联动发展”校地合作的典范模式。这种技术的不可替代性正是该校在软科排名得分居高不下的核心原因之一。

正是同济大学“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使命,塑造了其“低调务实、敢为人先”的独特气质,也用自身发展证明了,当一所大学将自身命运融入民族复兴伟业时,其排名跃升便是水到渠成的必然。如果你渴望在求学路上既能触摸学术前沿,又能有机会参与国家战略项目中,千万不要错过同济大学。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在言高校

在言高校

高校领域权威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