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口对准心腹,特朗普被逼急一通乱杀,除了鲁比奥还有一人很危险
“特朗普这把刀,终于挥向了自己人。”
美国国务院即将迎来近两个世纪以来最大规模的洗牌。
多家媒体曝光了一份白宫的内部文件草案,称特朗普计划对国务院进行深度重组。
如果此事成真,不仅将影响美国的外交布局,更可能动摇其核心官员的政治地位。
特朗普是在排除异己,还是在孤注一掷?
据《纽约时报》和彭博社等权威媒体透露,特朗普正在推进一项16页的行政命令草案。
计划在今年10月1日之前对国务院展开大刀阔斧的重组。
草案的核心内容包括:
停止美国在非洲地区的多项外交行动;
裁撤涉及气候变化、难民、人权等多个部门;
关闭部分驻外使馆和领事馆;
新设“跨国威胁事务副国务卿”一职,专门应对毒品走私等问题。
表面看上去,这是为了“节省政府开支”“减少浪费和欺诈”,但实际上这项重组方案已引起各方担忧。
目前,美国国务院在全球拥有270多个外交使团,外交人员和雇员总数超过7万人。
若这份草案被正式执行,将对全球的美国外交机构运作带来巨大冲击。
这次国务院重组的最大“受害者”,可能就是现任美国国务卿鲁比奥。
鲁比奥是特朗普阵营中的重要人物,曾因对华强硬立场被中国官方制裁,长期以来被视为“对华鹰派”的代表人物。
但如今,他的位置却变得不那么稳固。
鲁比奥上任以来,并没有有效推动中美关系缓和,反而因为其“黑名单”身份,使得美国在与中国的外交接触中面临诸多障碍。
再加上他在国务院内部推行的部分政策屡遭非议,让他的政治地位大打折扣。
特朗普对国务院的整顿并不仅仅是为节省开支,更有意通过调整人事结构,重新确立自己对外交体系的控制力。
这也意味着,鲁比奥可能会成为特朗普清洗行动中的第一位高层目标。
除了鲁比奥之外,另一位特朗普政府的重要成员也处在风口浪尖,那就是国防部长赫格塞思。
赫格塞思曾在私人群聊中泄露美军即将对也门胡塞武装展开袭击的情报。
这一群聊成员包括他的亲属及私人律师,而非专业的军事顾问或情报人员。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就在上个月,也发生了一起类似的泄密事件,同样与私人聊天有关。
作为一位从媒体人转行的国防部长,赫格塞思的专业能力一直被质疑。
泄密事件的发生无疑加剧了外界对其履职能力的担忧。
在国家安全问题上,如此重大失误极可能为他带来政治生涯的重大打击。
那么,特朗普为什么要在这个节骨眼上大规模调整国务院和国防部的人员和结构?
背后可能有几层考虑。
首先是巩固权力基础,在特朗普看来,只有把真正忠诚于自己的人员安排在关键位置,才能确保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过去一段时间里,国务院和国防部都曾出现政策落地不力的情况,这让他产生了“整顿”的想法。
其次,当前美国内政问题频出,通货膨胀、社会治安、移民问题接踵而至。
通过发动一场大规模的人事变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转移舆论焦点,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政治回旋空间。
最后,预防政治风险。
据部分媒体推测,特朗普此举也可能是在为未来的法律诉讼或政治斗争做准备。
他需要一支完全服从命令的核心团队,以应对可能到来的挑战。
此次国务院裁撤方案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计划关闭多个驻外使馆和领事馆。
虽然官方理由是“削减浪费”,但在国际社会看来,这无疑是美国外交政策收缩、全球影响力下降的信号。
一些外交观察人士认为,美国正在向“新孤立主义”方向靠拢。
这将导致与多个国家的关系出现裂痕,进而影响到经贸、军事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更重要的是,外交机构的收缩还可能影响到海外美国公民的权益保障。
领事服务减少后,护照更新、法律协助、紧急撤离等服务将难以保障。
不论这份重组草案最终是否被全面推行,它都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
特朗普正在以一种极具个性化的方式,重塑美国政府的核心结构。
但这样一场“自我革命”,注定不是没有代价的。
国务卿鲁比奥和防长赫格塞思的动摇,预示着特朗普政府内部的权力重组正在加速进行。
更多的“清洗”或许还在路上。
特朗普试图打造一个更集中、效率更高的执政体系。
但在实际操作中,过度集权和频繁的人事更替,反而可能导致政府运作效率下降,甚至引发新的危机。
未来的美国,会因这场“重组风暴”而走向强大,还是进一步陷入混乱?
我们拭目以待。
文/编辑:千寻小百科
新浪财经:2025-04-21《特朗普行政命令草案将对美国国务院进行全面改革》
中国新闻网:2025-04-21《美媒曝特朗普将对美国国务院大规模改革 鲁比奥回应》
上观新闻:2025-04-21《建“亲友群”、分享作战信息……美防长陷入“群聊门 2.0”》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