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年烟台农民发现一绿色小瓶,10年后换回一辆拖拉机,今值6000万

一玫菲子子 4天前 阅读数 8 #搞笑

1975年,在青岛外贸工艺部门口,有个打扮得像农民的男的,正焦急地在外面走来走去。他手里死死捏着一个绿色小瓶子,脸上写着紧张,还不停地四处乱瞅。

就像生怕手里的宝贝被人夺走一样。经过好一阵子心里纠结,这家伙最终踏进了青岛外贸工艺部的大门。

这个哥们儿,李焕一,他压根儿没想到,自己一现身,整个青岛外贸工艺部都炸了锅。就因为他来了这么一趟,他的人生轨迹都变了样。

【检验小瓶,被审问】

1975年那会儿,李焕一拎了个绿色小瓶,直接走到了青岛外贸工艺品那儿,让懂行的人给瞧瞧。那人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研究了老半天,最后得出结论,说这玩意儿不光是古董,还是皇室用的,老值钱了。

赶紧向上级汇报后,上级说想单独跟李焕一聊聊,弄清事情的来龙去脉。

李焕一一头雾水地被叫到了办公室,一进门,就看见里面坐着一堆工作人员。这时,有个鉴定员站出来,板着脸问他:“你手上这个小瓶子是打哪儿来的?”

李焕一心里直犯嘀咕,瞅见鉴定人员那张板着的脸,心里头一紧,以为自己摊上啥大事了,赶紧开口:“哎,同志,这东西是我好几年前在地里刨土时捡到的。同志,它是不是有啥不对劲的地方啊?”

鉴定员一听这话,赶紧追问李焕一:“你家住哪儿啊?在哪儿捡到的这东西?跟我说说具体情况呗。”

李焕一压根儿没见过这种大阵仗,当下吓得话都说不利索了,结结巴巴地叙述了自己是怎么捡到那个小绿瓶子的。

【捡到绿瓶】

1966年那会儿,东烟台边上的李家村,可真是个冷清地方,没几个人住。村里头的人,全都是靠种地吃饭的庄稼汉。

在李家村,有个叫李焕一的家庭,他们世世代代都住在这儿,靠种庄稼过日子。除了农田里的收成,他们也没啥别的赚钱门路。

李焕一这人特实在,做事稳当又勤快,老是背地里给村里的发展使劲儿。

他的人生追求挺朴素的,就是盼着能让家里人吃得好、穿得暖,别再因为庄稼收成不好而整天唉声叹气,也不用再为闺女的学费发愁了。

有天,李焕一跟往常一样在地里干活,突然间挖到了一些骨头段儿。起初,李焕一压根儿没往心里去,心想这地儿常有野生动物出没,死了之后被土慢慢盖住,也挺常见的。

挖着挖着,李焕一感觉越来越不对劲:“哎呀妈呀,这是哪个动物的骨头这么长啊?”仔细一看,他惊觉这分明是人的骨头。李焕一吓得腿都软了,一下子就瘫倒在地。他慌慌张张地爬起来,连跑带跌地逃回了家。

第二天,李焕一鼓起勇气,还是走到了田地里。他心里琢磨着,那块地里的坟墓可能是以前战乱时候留下的。他想,不如帮那个人找个合适的地方重新安葬,也算给自己积点阴德。于是,他便动手开始整理起来。

李焕一偶然间瞅见了一个小绿瓶,这瓶子挺特别,上头还扣着个粉嘟嘟的小盖子。

他觉得那个小瓶子挺有意思,就顺手带回家了。到家后,他把瓶子洗了洗,发现整个瓶子都是鲜亮的绿色,上面还有些图案,就像画上去的花一样,特别好看。

女儿一瞧见,立马就喜欢上了。李焕一那会儿并没觉得这小绿瓶有啥特别之处,就觉得它不过是个挺好看的普通小瓶子罢了。

看女儿挺感兴趣,我就把小瓶子给了她。女儿呢,把小瓶子当成了装饰品,摆在家里头。日子一长,她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成为李家村党支部书记】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十年就没了。由于李焕一老实能干,大家就选他做了李家村的党支部书记。李焕一这人责任心特别强,整天琢磨着怎么给大伙儿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最近由于某些情况,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了。他感觉用手工干活太费时间了,就琢磨着怎样跟生产队提出要求,弄台拖拉机来,好让大伙儿不那么累。

可拖拉机那笔钱从哪儿筹是个头疼事儿,李焕一为此纠结了好久,直到有个女孩的出现才有了转机。那天,女儿放学回家,领着她的小伙伴直接进了家门。

女儿的小伙伴瞅见那个小瓶子,好奇心上来了,直接就问:“叔叔,这个瓶子你们从哪淘换来的?”李焕一耳朵尖,立马就捕捉到了这话,也好奇上了:“不就一瓶子嘛,有啥特别的?”

女儿的朋友跟我说:“爸,您看这瓶子,跟我之前在一本书上瞅见的一个挺像。我记得那书上说那是个古董,说不定咱这个也值点钱,是个古董呢!”

李焕一被女儿的朋友那句话给点拨了,他之前风闻他们村子曾出过位显赫的大人物。回想起自己捡到那个小绿瓶那会儿,还无意间挖到了人的骨头。说不定,这玩意儿真是个老古董呢?

要是真愁的是最近拖拉机费用的事儿,那就不用担心了。他能用这老物件去换台拖拉机呢。

到了晚上,李焕一心里还是半信半疑,就对女儿说:“你那个朋友,平时是不是对老物件挺在行的?”

女儿虽然满脸不解,但还是回了李焕一的话:“我那朋友的爸妈以前都是下乡的知青,知道的事情可不少。不过,她跟我讲的那些事儿,我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不是真的。”

听完女儿的这番话,李焕一打算到有关部门去试试手气。

李焕一琢磨着,要是这事儿能成,他就给村里搞台拖拉机,好让大伙儿干活儿更省力。于是,他就跑到这儿来试试运气,看能不能换台拖拉机回去。

【小绿瓶的来历。】

听到李焕一这么说,工作人员赶紧招呼其他人动手调查,想多找点文物来研究研究。

这绿瓶鼻烟壶挺有意思,小口子,短脖子,肩膀宽宽的,肚子扁圆扁圆的,底部还往里凹。上面盖了个粉红色的碧玺盖子。整个壶身都是鲜亮的翠绿色,摸起来滑滑的,特别舒服。而且,上面还刻着浅浮雕的山石和芝兰图案。

雕刻手法娴熟流畅,看起来特别有生气,活像一幅鲜活的花朵画,透着浓浓的清朝工艺味道。后来查证,这原来是慈禧太后赐给当时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的一个清代雕刻的翡翠烟壶。

鉴定专家对李焕一说,这玩意儿确实是件古董,而且价值非常高,经过不少人的手,现在到了这儿。据说,它头一个主人是慈禧太后。慈禧那家伙特别爱珠宝,收藏的数都数不清,这个就是她那些宝贝里的一个。

王懿荣进了南书房后,就得到了那样东西。他成了那宝贝的第二任主人。说起来,王懿荣还是头一个发现甲骨文的人呢,咱们现在日常用的汉字,都是从甲骨文慢慢变过来的。

李焕一听这话,不由得惊呼:“我的天哪,我当时就想着捡了个小瓶子,说不定是个老物件。哪知道它背后还有这么多故事呢。后来咋样了?它咋就跑到咱村,跑到我地里去了呢?”

鉴定专家开口说:“这事儿得提提王懿荣。”

【王懿荣的故事。】

1895年那会儿,王懿荣在南书房当差,还做着国子监祭酒的大官。他写的字特别受慈禧太后的喜欢。所以每当慈禧画画时,都会叫上徐郙、陆润庠、李文田还有王懿荣这些书法好的人,来给她的画题字。

那时候,慈禧给了王氏一个特别漂亮的翡翠烟壶,上面还雕着花儿呢,就是咱们现在瞧见的这个小绿瓶子。

到了中日甲午战争打响那会儿,王懿荣得知了这么个消息:“日本鬼子占了威海,还攻进了荣城,登州那边吓得不行。”可巧的是,这时候慈禧太后正忙着张罗她的六十大寿呢。

后来,王懿荣上书提议“取消盛宴,简单举行朝贺仪式”,这让慈禧心里很不痛快。慈禧虽然没直接惩罚他,但王懿荣因此失宠于慈禧,这事也成了让他心灰意冷,最终选择以死明志的一个重要原因。

面对国家危难,王懿荣哪顾得上那么多?他二话不说,决定立刻回老家招募兵马,好去对抗敌人。同时,他还赶紧联系记名提督、自己的堂弟王鸿发,请他火速前来威海支援。

和谈成功后,我回到京城,专门去请求补办个庆祝活动。可那时候,慈禧太后心里已经对我有了看法。命运的齿轮开始悄悄转向王懿荣,他自己也没想到,人生的变故会来得这么快。

1900年那会儿,义和团的人冲进了天津,对基督教徒下了狠手,杀得那叫一个惨,地上到处都是血。可慈禧对义和团的态度呢,让人摸不清头脑。她下命令让李鸿章、袁世凯守着京城,别出乱子。另一边,荣禄带着武卫中军去保护那些外国大使馆,确保他们安全。

同时,李端遇和王懿荣被委任为京城的团练大臣。王懿荣接到这个命令时,感慨地说:“这简直是老天要我的命啊。”而另一位新上任的团练大臣李端,心里头一直憋屈得很,结果任命后没多久,第二年他就因病去世了。

王懿荣因为缺少武器,就给妹夫张之洞写了封信。他在信里自嘲是“守街的老兵”,跟妹夫抱怨说:“手里有钱,可就是买不到军火。”他还向张之洞提出,能不能先借点军械来对付外敌。

六月时候,有消息传来:“大事不妙,八国联军已经打进天津了,他们的大军正往北京赶。守在北京外头的直隶总督裕禄,还有水师大臣李秉衡,打了败仗,都自杀了。”

王懿荣心里明白,八国联军打进京城是迟早的事。他家在北京的院子里有口大井,又宽又深,井口还被一块大石头横着给堵住了。

王懿荣叫人把石头搬走,然后吩咐把井口扩大,心里头已经打定主意,就算死也得这么干。

那年七月,北京城里突然响起了大炮的轰鸣,慈禧太后吓得赶紧带着皇上换了装,逃出京城。从那以后,北京就失守了。王懿荣后来得知,军机大臣荣禄为了活命,已经跑到保定去了。

没过多久,大学士徐桐和户部尚书崇绮两人都选择在家中以悬梁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这事儿让王懿荣心里头彻底凉了,他回到家,拿起笔就写了一封遗书,打定主意要以身许国,豁出去跟敌人干到底。

联军进攻东便门那会儿,王懿荣仍在豁出命去防守,但英雄总有退场的时候。

没抵抗多久,因为两边力量差太多,他们很快就败下阵来。他跟家里人说:“我懂的道理告诉我,不能为了活命就低声下气。”说完,他就带着一家老小跳井自杀了。

听完这话,李焕一感慨地说:“真是个爱国的人啊,却自杀了,真可惜。”鉴定专家也连连点头,表示赞同,接着他又提出疑问:“不过,这跟那个小绿瓶有啥关联呢?”然后,鉴定专家就继续往下说了。

王懿荣过世后,他二儿子王崇烈专门跑到北京去处理丧事。他清楚那个雕着花的翡翠鼻烟壶对老爸有多重要,于是就拿回家自己保管起来了。

到了1919年,王崇烈离世了。家里人决定把一个鼻烟壶放进他的墓里,作为陪葬。可谁能想到,王家的墓后来遭到了破坏,很多陪葬的东西都被当时的人们当作“老旧东西”给砸了,那个鼻烟壶也掉得到处都是。

这么多年过去了,真没想到这精美的翡翠清雕鼻烟壶还能重现人间,咱们能亲眼见到,真是太走运了。鉴定专家忍不住感叹道。

李焕一在知晓了这鼻烟壶背后的故事后,心里头也是一阵唏嘘:“王懿荣这人,本该是个大大的爱国者,结果竟走到了那一步。这么说来,我手里那块地,莫非就是王家的坟地了?”

鉴定专家微笑着回应:“真得感谢你给的信息,要是我们能根据这线索深挖出更多东西,那可就是给咱国家添了大彩了。”说着,他热情地拉起了李焕一的手。

李焕一听,心里头乐开了花,觉得给村里添置台拖拉机的事儿有戏了,于是他就问:“那这个鼻烟壶,能不能给咱村换来一台拖拉机呢?”

鉴定人员一听,立马就跟李焕一说明了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里写得清清楚楚,文物归国家所有。就是说,咱们国家地底下、江河湖海里找到的文物,全都是国家的。

李焕一听到那话,心里头立马就火烧火燎的,他还琢磨着拿那鼻烟壶给村里换回一台拖拉机呢。鉴定的人一眼就看穿了李焕一的心思,也懂他想给村里大伙儿带点好处的愿望。

但国家的规矩得守着,他也就只能试着帮他争取点奖励了。

回到烟台后,李焕一琢磨了好久,最后打定主意,要代表李家村的乡亲们,把那只鼻烟壶正式交给国家。

国家了解到了李焕一的需求后,一拍板,决定给李焕一他们李家村的村民发个奖励,就是送一台拖拉机过去。

李焕一的这一行为,让村里的人对他更加信任了,也让李家村在那个时候有了更大的进步。那个精致的雕花翡翠烟壶,还被评上了国家一级文物的称号。如今,它就收藏在烟台市博物馆里。

这说的是个小瓶子引出的事儿,讲的是一个关于爱国和传递爱国精神的故事。王懿荣这个人,特别爱国,为了国家啥都能干,可以说是拼尽全力,在所不惜。

李焕一这人,通情达理又肯卖力干活。当他听说自己可能要走大运,得到一大笔意外之财时,他压根儿没想过独吞,心里琢磨的是怎么给全村人都带来点好处。

他心里清楚这个宝贝有多值钱,但就算金山银山摆在他面前,他也没动摇。就算捐了这个宝贝会让他变得一无所有,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捐了出去。

他做的事情让全村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而且还给村子带来了发展和兴旺。这事儿说明,有时候那些不起眼的小事儿,说不定就能给我们带来大大的惊喜和好机会。

同时,咱们也得明白,得好好保护咱们的文化遗产,把传统文化传扬下去,并且呢,也得为社会的成长和前行出一份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一玫菲子子

一玫菲子子

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