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人目睹:成飞歼-36第4次升空!或为准成品,估计离服役不远了
2025年3月25日,成都晴空万里。这座拥有20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西郊上空,突然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一架通体银灰色、形如三角钢板的飞行器,以低空飞行的姿态掠过成都四环路——第一绕城高速。上万市民驻足仰望,手机镜头疯狂追逐,社交媒体瞬间炸锅:“哇,又看见‘银杏叶’了!”
实际上,这已是成飞六代机自2024年12月26日首次公开试飞以来的第四次亮相。从寒冬到暖春,短短3个月,它从歼20伴飞的验证机,蜕变为敢在闹市低空遛弯的“准成品”。成飞似乎刻意把试飞场搬到了热搜榜上。更耐人寻味的是,当美国F-47在PPT里宣称“试飞超过5年”,同时还在为“六代机定义”争吵不休时,中国人已用四次试飞写下答案:真正的六代机,不需要PPT,只需要天空!
成飞六代机歼-36的试飞轨迹,堪称中国航空工业的“速度与激情”。根据公开信息与网络目击记录,其四次试飞节点如下:
2024年12月26日:首次试飞,编号36011的验证机由歼-20S伴飞,无尾三角翼布局形如“银杏叶”,三发动机设计引发全球震动;
2025年1月21日:第二次试飞,取消机头空速管,标志气动布局定型,机身传感器集成度超越五代机;
2025年3月17日:第三次试飞,起落架全程收起,验证超音速巡航能力,外媒惊呼“三发加力画面前所未见”;
2025年3月25日:第四次试飞,成熟度再跃升——光天化日下在成都主城区低空通场,无伴飞、无起落架干扰,形似“一块飞行的三角钢板”。
网友调侃:“这根本不是试飞,是成熟产品展示!哪个试验机能像逛街一样在繁华闹市上空飞?”
从四次试飞细节可窥见歼-36的“肌肉”:
隐身性能:无垂尾、无平尾设计+新一代纳米隐身涂层,雷达反射截面积(RCS)仅为歼-20的1/10,相当于“一只麻雀在雷达屏上跳舞”;
作战半径:超3000公里,内置弹舱可挂载6枚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从成都起飞可直接覆盖关岛,网友调侃“成都特产不止有火锅,还有洲际快递”;
动力系统:三台涡扇-10C发动机组合,超音速巡航时尾部火焰长达数米,被军迷戏称“火龙卷”。
当歼-36第四次升空时,波音的F-47仍在PPT上挣扎:
抄袭风波:2024年曝光的F-47渲染图被扒出照搬歼-20鸭翼设计,五角大楼紧急打码垂尾,被中国网友嘲笑“抄作业还把答案涂黑了”;
进度对比:歼-36从首飞到四次试飞仅用3个月,而F-47项目自2020年立项以来,连实体模型都未公布,美国海军被迫宣布“先用F-35C凑合”;
工业实力:成飞能同步推进歼-20量产与歼-36试飞,而美国连福特级航母的舾装都搞不定——“肯尼迪”号下水6年还没服役,福建舰同期已海试7次。
正如某军事评论员所言:“美国试图用PPT追赶中国,但歼-36的尾焰已经烧穿了他们的PPT纸张。”
按中国“生产一代、研制一代、预研一代、探索一代”的军工节奏,结合歼-20从首飞到服役耗时6年的先例,歼-36极可能在2027年(人民军队建军100周年)以小批量方式服役。届时:
战略威慑:搭配歼-20的“高低搭配”体系,形成对F-22/F-35的代差压制;
产业升级:三发六代机将带动中国航发、复合材料、人工智能产业链整体跃升;
国际格局:全球首款量产六代机落地,标志着“西太平洋的天空正式易主”。
网友预言:“成都的天气越暖,歼-36飞得越勤,波音的PPT改得越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