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清热泻火的中成药

奕奕说健康 1个月前 (02-25) 阅读数 34 #健康
作者: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陈楚雄 “上火”毫无疑问是生活中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与“上火”相关的症状。比如,当嘴角突然冒出一个个恼人的水泡,不但影响着面部的美观,还影响正常的饮食;或者嘴里吐出难闻的味道,让人在社交场合中感到尴尬;还有那牙龈莫名地肿痛起来,使得咀嚼食物变得困难;甚至会出现咽喉肿痛、便秘、心情烦躁、失眠等情况。每当这些情况发生时,人们往往都会不假思索地说,那是上火了。 那么,人为何会“上火”,上火的原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长期食用辛辣、油腻、煎炸的食物,就容易导致体内毒素积累,引发上火。而如果长期存在焦虑、抑郁、烦躁等负面情绪,可能导致肝郁气滞,从而引发上火。还有长期熬夜、睡眠不足,则容易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从而增加上火的风险。上火还与人的体质有关,有的人长期吃麦当劳而不上火,而有的吃了一次就上火。 上火了究竟该怎么办呢?解决上火的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生活习惯、体质状况以及具体的症状表现,通过调整饮食、改善作息、保持良好心态等改善症状,在饮食方面,可以多食用西瓜、梨、苦瓜、冬瓜、绿豆汤、莲子、山竹、百合等有利于降火的食物。或者可以饮用菊花茶、金银花茶、蒲公英茶、决明子茶等。 若通过饮食不能改善,或上火症状较为严重,可以通过服用清热泻火的中成药改善上火症状,清热泻火的中成药众多,以下逸仙药师介绍几种经典的中成药。 1、三黄片 三黄片与一清胶囊的组成成份一样,均由大黄、黄连、黄芩组成,顾名思义,因此叫三黄片,其中大黄清热解毒、泻下通便,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黄连素治中焦湿热,三药共奏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的功效。可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 2、黄连上清片 黄连上清丸由17味药组成,方中黄连、黄芩、黄柏、石膏清热泻火、燥湿解毒,栀子、大黄清热凉血解毒,并可引热毒从二便而出,共为君药。连翘、菊花、荆芥穗、白芷、蔓荆子、川芎、防风、薄荷疏散风热,共为臣药。佐以旋覆花下气行水,桔梗清热利咽排脓,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散风清热,泻火止痛,上通下行,使火热随之而解。可用于上焦风热所致的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痛耳鸣 、大便干燥、小便黄赤。 3、牛黄解毒片 牛黄解毒片由8味药组成,方中人工牛黄清心泻火解毒,为君药。生石膏清胃泻火,除烦止渴;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大黄清热解毒,泻下通便,开实火下行之途,共为臣药。雄黄、冰片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桔梗宣肺利咽,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之效。可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4、牛黄上清丸 牛黄上清丸由19味药组成,方人工牛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为君药,菊花、连翘凉散风热、清热解毒,荆芥穗、白芷解表散风、消肿止痛,薄荷疏风清热、利咽毒,诸药为臣药。黄芩、黄连、黄柏、大黄、栀子清热燥湿、解毒泻火、凉血消肿,能够清泻三焦实火,石膏清解实热火邪,赤芍、地当归、川芎凉血活血,上行头目,祛风止痛,冰片疏散郁火以助清上焦热邪为佐药。桔梗轻清上浮、载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共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散风止痛之功。可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 以上4种中成药均有清热泻火的功效,但也有一些差别,如三黄片;主要用于三焦热盛,功效集中在清热解毒和泻火通便。牛黄解毒片:主要用于火热内盛,功效为清热解毒和消肿止痛。黄连上清丸:主要用于上焦风热,功效为清热通便和散风止痛。牛黄上清丸:主要用于热毒内盛、风火上攻,功效为清热泻火和散风止痛。 除了以上4种中成药,清热泻火的中成药还有黄连清胃丸、牛黄清火丸、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片、栀子金花丸、导赤丸等,在此不一一介绍。 应用清热泻火的中成药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这些药物均性寒凉,脾胃虚寒者、腹泻者慎用。 2、不宜长期服用,中病即止,在症状改善后应停药。 3、上火须分清实火与虚火,以上清热泻火药仅用于实火,虚火者不适用,虚火者应选择滋阴降火的药物。 4、用药期间避免辛辣食物,不宜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以免药效降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奕奕说健康

奕奕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