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系电子厂集体“投美”:特朗普关税大棒下,制造业格局要变天?

数码科技天天唠 4天前 阅读数 65 #科技

最近台系电子代工行业上演了一出“组团西迁”的大戏。

除了和硕还在观望,鸿海、广达、仁宝这些响当当的名字,统统排队往美国跑。

这事儿要是放在五年前,估计没人敢信——毕竟台湾电子产业扎根台湾省以及中国大陆几十年,怎么说迁就迁?可特朗普挥着关税大棒往桌上一拍,整个行业格局还真就变了天。

拜登和特朗普这对老冤家,搞制造业回流的招数堪称“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拜登是端着补贴当诱饵,520亿美元往桌上一摊,笑眯眯地说“来美国建厂吧”;特朗普更简单粗暴,直接把关税税率调成温度计——你不在美国生产,进口到美国就要被烫得跳脚。按说这种强买强卖的戏码该没人买账,可现实啪啪打脸:台积电刚追加了1000亿美元在亚利桑那盖厂,现在代工厂们又乌泱泱跟着往美国冲。

要说这些台厂为啥怂得这么快,归根结底是客户爸爸们发话了。苹果、戴尔、惠普这些金主爸爸,哪个不是特朗普政策的重点关照对象?人家企业董事会一拍桌子:“我们要响应总统号召回流美国!”代工厂们还能咋办?要么跟着客户跑,要么等着订单飞了喝西北风。更扎心的是,台湾当局压根没能力护犊子,既给不了对等的补贴,又不敢跟美国正面刚,企业除了乖乖听话还能咋整?

这事儿最魔幻的地方在于,美国制造业都空心化四十年了,现在愣是靠行政命令把产业链往回拽。台积电前脚刚把最先进的3纳米工厂搬到美国,后脚就有一票配套厂商跟着漂洋过海。现在鸿海在威斯康星搞液晶面板,广达在得克萨斯装服务器,仁宝在南卡罗来纳开笔记本产线……活脱脱一场产业版“大航海时代”。用业内人的话说:“这哪是建厂啊,分明是给美国制造业打强心针。”

不过咱也别急,这些台厂西迁确实会带走部分产能,但要说伤筋动骨还为时尚早。就拿鸿海来说,他们在郑州的iPhone工厂照样开足马力,越南、印度的分厂也越建越多。说白了,美国建厂更多是政治任务,真正赚钱的生意还得靠全球布局。更关键的是,美国制造业成本高得吓人,工人效率又比不上东亚,想靠行政命令扭转四十年积累的劣势,怕是没那么容易。

但话说回来,这事儿确实给咱提了个醒。特朗普这招“关税+客户绑架”的组合拳,虽然野蛮却有效。当美国企业集体把订单往回拽,代工厂们就算不情不愿也得跟着走。更可怕的是,这种趋势正在形成滚雪球效应——台积电带芯片厂,芯片厂带设备商,设备商带材料商,搞不好真能让美国再造个半导体生态出来。

所以啊,别光顾着看台厂西迁的热闹,更得琢磨背后的门道。特朗普这招“挟客户以令代工厂”的阳谋,算是给全球制造业上了堂实战课。咱们既要看到产业转移的挑战,也得抓住机会补短板。毕竟商场如战场,谁要是把对手的牌路想简单了,最后吃亏的准是自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数码科技天天唠

数码科技天天唠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