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专为女性而生的中草药,是活血通经的良药,调经、产后皆可用

神希园 5天前 阅读数 161 #健康

月经是育龄期女性特有且非常正常的一种生理表现,是女性身体健康的重要体现,但现如今,却有很多女性都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月经问题,而针对这一系列异常表现,有些时候即便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诊治,往往也不见良好成效,但实际上,在中医里有这样一味药材,就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甚至还有人称其是专门为女性而生的药材,在缓解病症上,具有良效。

这味中药材就是益母草,是一种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生长的植物,将全草晒干后,就变成了中医里的药草,当然,新鲜的益母草也同样具有药用价值,将其捣碎后,往往就可以治疗诸多皮肤病证。

益母草是《神农本草经》里的上品良药,据说,唐朝女皇武则天到了六七十岁依旧面如少女,这其中的“功臣”就是中药益母草,益母草具有辛味和苦味,同时具有寒性,归经于心经、肝经和膀胱经。中医常说“辛开苦降”,因此,益母草的功效其实有很多,可以活血调经、利水消肿,同时,由于其寒凉药性,因此也让这味药材具有清热解毒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体寒的人来说,若是想要服用益母草,则是不适宜的。

关于益母草的作用,其实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就已经做出了总结,即“活血、破血、调经、解毒”,在临床上,常被医家用来治疗胞衣难下、崩中漏下等病症,此外,也可以缓解体内瘀血等疾病,总之,具有很广泛的使用场景。

首先,益母草是一个“通”药,所谓通药,就是可以活血通经、疏通经脉的药材,中医里,具有这样疗效的药材有很多,比如川芎、郁金等,其中,川芎是血中气药,不仅可以通血,还能通气,而郁金虽然也是通血通气的药材,但其主要作用在肝脏,由肝脏向四周扩散,但益母草就不同了,这味药材走水分,作用在下焦,可以将体内的水湿和瘀血随下焦二便,一起从体内祛除。而关于益母草的具体使用,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

1.月经不调

月经病是一个很复杂且难以根治的病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月经不调,比如月经不畅、经量过少或是提前闭经等。而之所以会出现这些症状,最常见的原因就是“不通”,是体内有东西给堵住了,既有可能是气滞,也有可能是血瘀,当然,还有可能是寒凝。而益母草药性辛苦,苦泄辛散,主入血分,善于活血调经、祛瘀通经,因此,也是医家公认的“妇产科要药”,若是出现了上述情况,那么就不妨用益母草来缓解,既可以单独煎服,也能和其他的活血调经药材配伍,共同治疗病症,用法也十分简单。

2.腹痛

对于产后的女性来说,医生首推的药材就是益母草,因为它可以帮助祛除产后的瘀血,不仅如此,很多女性在月经期间,会伴有明显的腹痛症状,这极有可能就是体内瘀血所致,阻碍了气机的运行后,就会出现腹痛,而这个时候,益母草就是一个良好的选择,不过,益母草虽能祛瘀,但也能活血,因此,在月经期间出现了因瘀血所致的腹痛,那么在使用益母草后,一旦症状有所缓解,就应立即停止使用,以免用量过大,造成崩漏。

在古时候,医家还会用益母草来治疗难产、胞衣不下等产科病,比如《傅青主女科》里一个叫做“送胞汤”的方剂,就是将益母草和当归、川芎、乳香等药材同用,用以治疗难产、胎死腹中的病症。

3.小便不利、水肿

益母草能够利水消肿,不过,治疗小便不利是治标不治本,只不过是利用益母草的利水效果,帮助小便快速排出罢了,因此,想要根治,还得找到其他更为合适的药材。由于益母草还有活血化瘀之效,因此,更适合水瘀互阻的水肿病症,既能够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泽兰、白茅根等中药材合用。

不过,益母草虽有诸多好处,但这味良药也同样存在缺点,比如,对于没有瘀滞以及阴虚血少的患者来说,就要禁用此药,以免诱发出血病症。另外,益母草虽是女性健康的“守护神”,但唯独孕妇不可使用,切记切记!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周浅,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评论列表
  •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发布于 2025-05-12 11:16:41  回复该评论
    中医好历害的皆可用.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中医這点做到啦。能天天出來宣传大家要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算不算变态呢,这点中医还是做到啦。你要是说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是不对,那他们就会说你不爱国,汉奸等等。这点中医们也做到啦。有那些呢(小和尚、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雪尘、390155483、依然像昨天、阳光の微笑、渔樵泛歌我不会、流水无声、wQ、 哆啦A梦、蓝染惣佑介、 人生几何、 观海听潮、 冷℡夜、在梦里、渡我、 用户15xxx53、梵醒、AAA、吴国明、 帅蛤蟆、没有昵称)。 (只有药有效才配讲药量.药都无效还有必要讲什么药量吗。中医是药有效又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之下还非要无理由限制药量,那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吃一克10天安全治好,你咋知道不会吃二克立刻就安全治好。你为什么不开二克而非开一克,這不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是什么,再配合医者父母心,是不是中医是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神希园

神希园

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