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优化管理降成本,保障种植的效益​

朱卓辰说三农 3天前 阅读数 0 #推荐

成本上升压缩利润空间,优化管理降成本,保障种植的效益;冬季大棚种玉米不简单,温湿度调控得精细,模拟自然好生长

在农业种植的世界里,成本与效益就像天平的两端,时刻影响着种植者的收益。如今,成本不断上升,这可让不少种植户愁坏了。就拿农资来说吧,以前化肥价格相对稳定,一袋肥料可能只要一百多块钱,现在呢,涨到了两百多。农药也不例外,同样的病虫害防治,过去用药成本较低,现在随着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影响,用药成本也增加了不少。再加上土地租赁费用也在逐年攀升,种种因素叠加起来,种植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了。

这种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善,很多种植户可能就会面临亏损的境地。但是,办法总比困难多,优化管理就是应对这一问题的关键。在种植过程中,管理的优化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比如说,在灌溉这一块,传统的大水漫灌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肥料也容易随着灌溉水流失,这样就会增加肥料的投入成本。如果能采用滴灌或者微喷灌的方式,精准地把水和肥料送到作物根部,不仅能节约水资源,还能提高肥料利用率,一举多得。

再比如,在病虫害防治方面,过去可能一发现害虫就大面积打药。但现在可以采用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像设置防虫网,能阻止很多害虫进入种植区域,就像给作物建了一个“防护罩”。还有释放害虫的天敌,比如七星瓢虫可以吃蚜虫,这种生物之间的制约关系如果利用好了,就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成本的同时还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说完了成本效益的问题,咱们再把目光转向冬季大棚种玉米这件事。冬季大棚种玉米啊,可不像咱们想象的那么容易,其中的温湿度调控那得相当精细才行,要尽可能地去模拟自然环境,这样才能让玉米有个好生长。

冬季的气候条件比较特殊,温度往往比较低。玉米是个喜温作物,温度太低会影响它的生长发育。在大棚里种玉米,温度的控制就很有讲究。白天,要让大棚里的温度保持在一个比较合适的范围,一般来说,二十多摄氏度是比较理想的。要是温度太低,玉米的光合作用就会受到影响,就像人吃饭没吃饱一样,没足够的能量来进行各项生理活动。而到了晚上,又要防止温度降得太低,不然玉米就容易被冻伤。通常会在大棚上覆盖一些保温材料,像草苫之类的。这草苫就像一层厚被子,晚上能给大棚里的玉米保暖。

湿度也是个大问题。玉米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一定的湿度,但湿度太高或者太低都不好。湿度太高的时候,大棚里容易滋生各种病菌和害虫。你想啊,那种又潮湿又暖和的环境,就像是病菌和害虫的“天堂”。它们在这种环境里繁殖速度特别快,会对玉米造成严重的危害。比如说玉米的叶斑病,在湿度高的时候就很容易爆发。这时候叶片上会出现一块一块的病斑,严重影响玉米的光合作用,产量也就跟着下降了。而湿度太低的话,玉米的叶片会变得很干,就像人缺水一样,会出现干枯的现象,影响玉米的生长速度。

那怎么去精细地调控温湿度呢?这可得下一番功夫。先说温度的调控,在白天,当阳光充足的时候,要合理地通风。怎么通风呢?不能一下子把大棚门或者通风口开得太大,不然温度下降得太快。可以先小开一点通风口,让新鲜空气慢慢地进入大棚,同时也让大棚里多余的热量慢慢地散出去。随着温度的变化,再逐渐调整通风口的大小。晚上呢,除了覆盖草苫保暖之外,还可以在大棚里面铺一些地膜。地膜能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就像给玉米的根部又加了一层“小棉袄”。而且地膜还能防止土壤里的水分过度蒸发,对湿度的控制也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湿度的调控,通风同样是个重要的手段。当大棚里的湿度比较高时,要及时通风除湿。但是通风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让温度降得太低。如果湿度太低了,可以通过喷雾的方式增加湿度。不过喷雾的时候也要注意量,不能让大棚里到处都是积水,不然容易引发其他问题。

冬季大棚种玉米,除了温湿度调控,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比如说土壤的肥力管理。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所以在种植之前就要对土壤进行检测,看看土壤里的养分含量,然后根据检测结果合理施肥。不能盲目地乱施肥,不然既浪费肥料又可能对土壤造成破坏。

种子和种苗的选择也很关键。要选择适合冬季大棚种植的玉米品种,这些品种通常要具有耐低温、抗病性强等特点。就像人在恶劣的环境里生存需要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一样,玉米在这样的冬季大棚环境里也需要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各种挑战。种苗的选择也要精心,健康、强壮的种苗在生长过程中往往更具优势,能够更好地适应大棚里的环境,并且长得更加茁壮。

在大棚里种植玉米的时候,光照管理也很重要。虽然冬天太阳的光照强度相对较弱,但是充足的光照还是非常必要的。如果发现大棚里有遮光的物体,比如说一些破损的塑料薄膜或者杂物,要及时清理掉。有时候还可以通过人工补光的方式,来补充光照的不足。不过人工补光也不是随便进行的,要根据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调整光照的强度和时间。

冬季大棚种玉米的效益也是可观的。虽然前期需要投入一些成本用于温湿度调控设备的安装、土壤肥力的改善等,但是如果管理得当,玉米的产量和品质都能得到保障。与露天种植相比,大棚里的玉米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比较小。露天种植的时候,可能会遇到暴雨、大风、冰雹等恶劣天气,玉米很容易受到损害。而大棚就像一个避风港,能把玉米保护起来,让玉米在相对稳定的环境里生长。

从市场的角度来看,冬季大棚玉米也能卖个好价钱。因为冬季新鲜玉米的供应相对较少,所以市场需求比较大。如果种植户能够在这个时候把品质好的玉米供应到市场上,就能获得不错的经济收益。这就像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里,提供了别人提供不了的东西,自然就有了市场竞争力。

总之,在如今农业种植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无论是想保障种植效益,还是探索冬季大棚玉米的种植,都需要我们不断地去优化管理,精细地对待每一个种植环节。只有这样,才能在农业种植这个领域里获得成功,收获满满的成果。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朱卓辰说三农

朱卓辰说三农

欢迎关注!我是朱卓辰说三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