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的女儿,35岁过后再去结婚,最后基本就嫁给这4种人​

看一苇 6天前 阅读数 238 #社会

人生走到三十五岁往后的年纪,看人看事就多了几分通透。

父母催婚时总说“过了年纪不好找”,可经历过生活的人都知道,这个岁数找对象反倒更容易避开那些花架子。

说句实在话,到了这个年龄还想成家的人,身上都带着点过日子的真本事。

35岁过后再去结婚,多半会嫁给这四种人。

第一种:离过婚的过来人

有些长辈一听对方离过婚就摇头,这其实是老观念在作祟。

仔细想想,经历过婚姻的人就像学生留过级,虽然之前没考好,但该学的教训都记牢了。

他们清楚晚上回家要报备,知道纪念日该送花,更明白不能把婆媳矛盾甩给媳妇自己处理。

这类人的好处在哪儿呢?好比新买的家电总得磨合几个月,他们已经把婚姻这套程序走顺了。

孩子感冒发烧时,他们知道退烧药该怎么喂;家里的冰箱漏水,他们能拎起电话就找到维修师傅。

过日子需要的就是这份熟练,不是小伙子那些哄人的甜言蜜语。

亲戚家有个闺女嫁了二婚的中学老师,现在接送继子上下学比亲妈还上心,这就是过来人懂得疼人的好处。

第二种:闯荡多年的打拼人

二十出头的小伙子爱说大话,四十左右的汉子倒愿意低头做事。

那些在外打拼十几年的,早把社会的酸甜苦辣尝了个遍。

可能在饭桌上不会说什么漂亮话,但在你的房贷快到期时,他们能一声不吭把钱按时打到卡上。

这样的人看重责任大于情绪。

下雨天你可能等不到他撑伞来接,但你老家房子翻修时,他雇的装修队肯定比市场价便宜两成。

朋友家姑娘找了个做工程的,开始觉得这人没情调,后来生孩子住月子中心才发现,人家早托关系订好了全市最好的产科病房。

生活越到紧要处,越需要这些实打实的本事。

第三种:活得清醒的明白人

年轻时都喜欢找长得俊的、会说话的,上了岁数才懂要找性子稳的、头脑清的。

这类人可能一辈子没说过几句暖心话,但家里水管裂了从不见他埋怨;

遇上邻居扯皮的事,也是他有理有据跟人掰扯清楚。

他们心里自有一杆秤,过日子不会东摇西晃。

表姐嫁的就是这么个人。两家老人为婚礼摆酒闹矛盾时,这女婿自己掏腰包补差价,既没让长辈丢面子,也没让小两口落下疙瘩。

这样的人就像家里的定海神针,遇到大事能撑着你不慌。

第四种:不愿将就的实在人

有些爷们儿宁可单身到四十,也不随便找个伴凑合。这些年他们可能被说挑拣、被笑古怪,但人家心里门清:夫妻是要过几十年的,马虎不得。

这类人看着不好相处,真成了家反而最让人省心。

认识位大姐四十三才结婚,找了个研究所的技术员。

俩人婚前把退休金怎么存、老人怎么养都摊开说了个明白。

现在每到周末,两个人雷打不动去爬山,比那些年轻夫妻天天吵架的强得多。

他们不图花团锦簇的热闹,要的是细水长流的合拍。

给闺女说句掏心窝的话

二十五岁挑对象是在菜场买菜,三十五岁挑对象是在药房抓药。

前者看的是水灵新鲜,后者要的是对症管用。

过来人都知道,会修家电的比会弹吉他的实在,记得住你体检日子的比记得情人节的靠谱。

别被那些“年纪大了只能挑剩下的”话唬住。

你仔细看那些晚婚的夫妻,丈夫知道把工资卡交媳妇管,媳妇懂得给丈夫留零花钱;

教育孩子有商有量,照顾老人不分彼此。这样的日子,比小年轻办十场豪华婚礼都金贵。

当父母的也放宽心,现今社会三十五还算不上晚。

咱们给姑娘把好关,盯住对方身体健不健康、家里人厚不厚道、有没有赌博酗酒的坏毛病,这些才是顶顶重要的。

真遇到合适的,哪怕比闺女大个十岁八岁也不怕,知道疼人的女婿,可比年轻力壮的毛头小子强百倍。

记住老话说的道理:好饭不怕等,良缘不怕晚。

三十五岁后成的家,那是把前半生的见识都攒成了过日子的本事。

这样的婚姻,像陈年的老茶,越品越有味道。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看一苇

看一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