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学:未来数百亿美元市场的前沿科技

小明和小树 1年前 (2024-05-06) 阅读数 3 #财经

合成生物学是一个结合工程学和生物学的跨学科领域,涉及生物系统的重新设计和改造,以及新生物元件的创造。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预计2027年达数百亿美元,应用广泛,影响医药、化工、能源等行业。产业链分上中下游,多家企业参与,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

事件驱动:

5月4日,江南大学未来食品科学中心合成生物创新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借助微生物发酵生产普通分子量的透明质酸,把成本从每公斤几万元降到每公斤几百元,实现了透明质酸大产量推广应用。

生物制造产业行动计划有望在近期出台

1.合成生物是什么?

合成生物学是一种结合工程学和生物学的跨学科领域,它涉及对生物系统的重新设计和改造,以及新生物元件、组件和系统的创造。

它包括两个主要的研究策略:

逆向工程,即对现有生物系统进行修改以增加新功能;

正向工程,即创造全新的人工生命系统。合成生物学的研究内容广泛,包括元件工程、遗传线路工程、代谢工程及基因组工程。

2.市场空间有多大?

合成生物学市场正在快速增长,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达到数百亿美元的规模。

根据MarketsandMarkets的预测,2021年市场规模约为95亿美元,预计到2026年和2027年将分别达到307亿美元和4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26.5%。DataBridgeMarketResearch的分析显示,到2027年市场规模将达到302.8亿美元,2020-2027年CAGR约为23.63%。合成生物学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医药、化工、能源、食品和农业等,预计在未来10-20年对全球经济的直接影响力将达到每年2-4万亿美元。

3.行业格局如何?

合成生物学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

上游:提供关键的底层技术,如基因测序、基因合成、基因编辑等,属于工具型企业。

中游:提供生物平台,属于平台型企业,主要涉及对生物系统和生物体进行设计、开发和改造,为产品型公司提供合成生物的研发外包服务。

下游:产品应用型企业,专注于目标产品的合成及关键技术突破,需要具备从研发到生产的全产业链能力,直接向客户交付终端产品,主要覆盖医药、农业、食品、化工、能源等领域。

合成生物学领域有众多企业参与,包括华大智造、金斯瑞生物科技、百奥赛图等,它们在基因测序、基因合成、基因编辑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此外,还有许多企业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实现产业升级,如凯赛生物、川宁生物、华东医药、华熙生物及华恒生物等,它们在研发平台及产业化布局方面较为领先。合成生物学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生物医药企业的参与,例如普利制药、金达威、富祥药业和莱茵生物等,它们通过合成生物学技术在医药产品创新上取得了进展。

相关上市公司一句话概述

1.蔚蓝生物:

专注于合成生物学应用,通过提升动物饲料效率和食品安全,同时在合成生物领域开展研发CRO服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20.45%。

2.圣达生物:

在合成生物学领域具有菌株构建和高通量筛选能力,与浙江大学合作研发全生物合成技术和绿色制造示范项目,针对维生素D-生物素的生产进行创新。

3.播恩集团:

利用合成生物技术研发猪用饲料,增强产品竞争力。

4.鲁抗医药:

与中科院青能所合作,开发新型合成生物技术材料产品FT606。

5.川宁生物:

在生物发酵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合成生物学项目红没药醇已进入销售阶段。

6.富士莱:

利用合成生物学酶法生产的R-硫辛酸已实现量产并对外销售。

7.广济药业:

与江南大学合作开发人乳寡糖项目,进行菌种优化和产品注册申报。

8.福瑞达:

推进胶原蛋白布局及医美产业发展,涉足合成生物学应用。

9.昊帆生物:

作为全球领先的多肽合成试剂研发与产业化公司,拥有160余种产品,占据全球市场主导地位。

10.索宝蛋白:

主营业务为大豆蛋白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1.醋化股份:

生产医药中间体,主要应用于合成维生素,是合成维生素E和ß-胡萝卜素的中间体。

12.金丹科技:

作为国内乳酸领域的龙头企业,利用微生物改造生产化合物产品,在合成生物学产业价值金榜中排名第九。

13.星湖科技:

结合生物发酵技术和化学合成技术,从事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和医药系列产品的研发。

14.溢多利:

主要业务包括生物酶制剂、生物合成品及营养与健康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小明和小树

小明和小树

爱学习爱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