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播将至!40集历史大剧,胡歌陈道明坐镇值得期待!

开特的故事 2天前 阅读数 915 #娱乐

胡歌蓄须垂胸神还原明朝第一宰相! 陈道明再披龙袍,这剧未播已预定年度王炸

要说中国历史上最狠的公务员,明朝首辅张居正绝对榜上有名。 这个让国库收入翻三倍、给万历皇帝当爹又当老师的男人,硬是用十年改革给大明王朝续命六十年,最后却被学生抄家灭门——这段比宫斗剧还刺激的历史,终于要被搬上荧屏了!

胡歌一甩逍遥哥哥的潇洒,粘上三十厘米长胡子,穿上深红蟒袍往那一站,活脱脱就是从《明人宫装图》里走出来的张居正。剧组曝光的剧照里,他垂眸握笔的瞬间,眼底那股子压着千斤重担的坚忍,跟史书里“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改革家气质完美契合。

更绝的是陈道明可能出演老年嘉靖帝! 还记得《大明王朝1566》里陈宝国把嘉靖演成炼丹狂魔吗? 这次陈道明版嘉靖裹着道袍打坐,抬眼间尽是帝王心术,两大戏骨隔空飙戏,光是脑补他们同框的画面就起鸡皮疙瘩。

“史上最惨打工人”的逆袭之路

张居正年轻时也是个职场菜鸟。 在隆庆朝当内阁二把手时,天天被顶头上司高拱穿小鞋。 这高拱仗着皇帝宠信,连奏折都要抢着先看,活脱脱现代公司里抢功劳的部门经理。

转机出现在隆庆皇帝快咽气那会儿。 高拱急着想当摄政王,居然当着十岁太子面喊出“十岁孩子怎么治天下”。 张居正表面装鹌鹑,暗地里联合大太监冯保,等老皇帝一闭眼,反手就把高拱踢回老家种地——这波操作堪称明朝版《纸牌屋》。

当上首辅第二天,张居正就掏出改革三件套:

KPI考核表:每个衙门必须写年度计划,完不成就降职,超额完成就升官。 懒了二百年的官僚系统瞬间卷起来。

税收合并大招:把杂七杂八的税种打包成白银征收,老百姓少交三成冤枉钱,国库反而多收两倍。

土地大普查:全国丈量田亩,硬是从地主手里抠出百万亩隐藏土地。 这招直接动了权贵蛋糕,据说当时江南豪强恨得扎他小人。

胡歌为演权臣暴瘦十斤

剧组放出的花絮里,胡歌捧着《明实录》边看边记笔记,活像备考的文科生。 为还原张居正“须长至腹”的形象,他每天要粘三小时胡子,吃饭都得用吸管。 有场拍改革受阻的戏,他气得把奏折摔在地上,结果道具组发现他手抖得根本控制不住——导演喊卡后胡歌蹲在墙角平复了半小时。

陈道明更绝。 有场嘉靖帝临终托孤的戏,他半躺在龙床上,说话气若游丝却字字千斤。 拍完现场工作人员集体鼓掌,演小太监的新人演员事后说:“陈老师眼神扫过来时,我真觉得龙床在晃!

烧钱烧到毫米级的良心剧组

别看现在历史剧满屏阿宝色,《风禾尽起》剧组偏要和博物馆死磕。 服装组拿着4K放大镜复刻飞鱼服,连衣襟上的金线误差都不超过2毫米——这精细程度,比某些剧组的婚纱影楼装强出十八条街。

朝堂戏更是砸重金搭建实景。 太和殿地砖全按故宫尺寸定制,龙椅上的金漆足足刷了十二层。 有场万历年幼登基的戏,小演员被这阵仗吓哭,胡歌赶紧掏出准备的麦芽糖哄孩子,这戏里戏外都是“严父”的做派。

改革家的致命软肋

张居正这辈子最虐心的,不是被政敌围攻,而是亲手养大的万历皇帝反目。 小皇帝十四岁那年,张居正给他布置《资治通鉴》作业,万历偷懒没写完,张老师直接当着宫女面训皇帝——这事儿给少年天子留下终生心理阴影。

更绝的是张首辅的“双标”人设。 他要求全国官员节俭,自己却坐32人抬的豪华轿子回乡;一边推行反腐新政,一边收受戚继光送的海狗肾。 这种复杂性格被胡歌演得入木三分,有场醉酒戏他摸着官印又哭又笑:“满朝皆敌又如何? 大明这台破机器,总得有人来修! ”

戏骨天团的明朝狼人杀

除了两位主演,王劲松、刘奕君等老戏骨组团上演“内阁狼人杀”。 王劲松演的高拱被罢官那场戏,从震惊到暴怒再到颓然,五分钟贡献教科书级变脸;刘奕君演的冯保更绝,一边给张居正当间谍,一边在太后跟前装忠犬,看得人后背发凉。

女性角色也没掉链子。 张居正母亲李氏从乡下老太太变身诰命夫人,面对儿子被骂“不孝”时,她颤巍巍跪在祠堂:“我儿没错! 张家列祖列宗要罚就罚我! ”这场戏拍完,演母亲的吕中老师久久不能出戏。

历史照进现实的刺痛感

当胡歌在朝堂上喊出“考成法就是要让混日子的滚蛋”,多少打工人隔着屏幕疯狂点头;看着张居正死后家破人亡,又像极了现代公司里“改革者不得善终”的魔咒。难怪陈道明在开机仪式上说:“我们不是在拍古装cosplay,是要给当代人做场思想手术。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开特的故事

开特的故事

谢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