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压力太大了,终于绷不住对华主动低头了
据环球时报报道,前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突然改变口风,声称美国同中方进行关税谈判时不会采取“强硬态度”,对华145%关税“将大幅下降” 。当天,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向投资者承认,眼下中美关税对峙僵局“难以为继”,并预计对华关税战“将在短时间内缓和”。曾经在关税问题上态度强硬的特朗普,为何突然有了这样大的转变?这背后有着诸多复杂因素。
自特朗普开启第二任期,中国成为其关税政策核心针对对象。4月,美国推行所谓“对等关税”,使中国输美商品税率攀升至145%。特朗普打着“美国优先”的旗号发动关税战,试图逼迫中国让步,却反使美国经济受损严重。加征关税后,美国出现罕见股债汇“三杀”局面:4月以来,美元指数累计下跌5%,标普500指数下跌6%,10年期美债利率上升11个基点。金融机构预测,2025年4月或将是1971年以来第7个单月美国股债汇都出现明显下跌的月份。
特朗普(资料图)
美国经济增速放缓至1.8%,较1月低0.9个百分点,在发达经济体中下调幅度最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4月24日发布报告指出,美政府4月2日推行的关税政策使实际关税达百年最高水平,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大负面冲击”。
由于中国产品质优价廉,对美国消费者和厂商至关重要,高额关税将中国产品阻挡在美国之外,导致一些产品无法找到替代品,降低了美国民众的生活质量;即便能找到替代产品,价格也会提高,从而引发通货膨胀。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商业频道网站的最新民调显示,55%的美国人不认可政府的经济举措,49%的受访者反对征收关税,60%的美国人对政府的关税政策可能加剧通胀表示不满。
美国的关税政策对一些关键产业和地区造成冲击,特别是农业领域。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关税战导致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受阻,美国农业州的经济利益受损严重。美国农业协会曾多次呼吁特朗普政府取消对华关税。美国大豆协会主席表示,加征关税使美国豆农失去了中国这个重要市场,损失惨重,很多豆农面临破产。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在此时宣称将“大幅下调”对华关税,中期选举的政治考量也是重要因素。特朗普需要考虑中期选举中选民的态度。持续对中国加征高额关税,会对特朗普及其所在共和党的执政根基产生不利影响,动摇其选民基础。如果因为关税问题导致美国民众生活成本上升、经济发展受阻,选民可能会在中期选举中对共和党投下反对票。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在可能影响选民中期选举投票意向的诸多因素中,经济问题位列首位,而关税政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
特朗普对华关税“松口”,是否意味着他彻底放弃了关税战、贸易战的强硬立场?分析人士指出,这背后很可能还有战略试探的意图。美方试图以此为突破口,将中国拉到谈判桌上来,实现其全面的战略性目标。此前,特朗普在关税问题上反复无常,多次出尔反尔。此次宣称降低关税,也可能是他的一种谈判策略,通过释放看似缓和的信号,对中国进行战略试探和心理施压。如果中国在此时表现出谈判的意愿,美方可能会在后续谈判中进一步提出苛刻条件;而如果中国不为所动,特朗普也可能会再次升级贸易战。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回应称,中方早就指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脱钩断链”只会孤立自己。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威胁讹诈,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同中方对话。
从当前情况看,特朗普政府在关税问题上的转变,是其面临经济、政治等多重压力下的无奈之举。但未来中美贸易关系走向仍存在较强不确定性,中国需保持战略定力,坚守立场,以自身发展为根基,做好应对各种局面的准备。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