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中国有“3000万光棍”?七普数据显示,男青年数字是……

李老白读书 2天前 阅读数 1 #推荐

作者:李 老 白

首发:老白读书

01/

“3000万光棍”的说法是怎么来的?

在我还未成年的时候,就听我爸说过关于“3000万光棍”的话题。

他主要是拿这个来教育、激励我上进,想让我知道要是不努力,长大说不定连媳妇都找不到。

事实证明,这种激励没啥用,这是后话。

但是那是20多年前,也就是说,至少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这个“3000万光棍”的说法就存在了。

那么,有关“3000万光棍”的说法是怎么来的呢?

这要追溯到1982年的三普,也就是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

当时的数据显示,全国的男性共有约5.2亿人,女性共有约4.9亿人,男性比女性多3000多万。

这是这件事的起点。

此后的40多年间,这个说法将被屡次提及。

从纸质媒体时代,到电视媒体时代,到互联网时代,一直到如今的移动互联时代。

载体在变化,但说法不变。

因为对整个社会来说,这个问题很严重。

02/

“3000万光棍”是否依然存在?

所谓“3000万光棍”,背后是男多女少的现状,追根溯源是几千年男权社会下的重男轻女思想。

在女人是“赔钱货”的思想下,人们会有计划地“杀死”女婴。

在古代,做法可能是“弃婴”;

在现代,做法可能是询问医生B超结果,提前中止妊娠。

重男轻女是封建糟粕,是落后的思想。

在新中国,教员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想,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我们从来也没有看不起女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思想文化的进化,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代重男轻女的思想比1982年时,应该轻了很多。

那么合理的推断就是:

如今男女两性人数差,理应小于3000万了。

是不是这样呢?

很遗憾,并没有。

2020年的七普数据显示:我们男性比女性多3490万人。

也就是说,从1982年起的“3000万光棍”问题不仅依然存在,而且比当年的数量还要多。

这也从侧面证明,当代中国重男轻女的思想并未减弱,可见封建糟粕的遗毒之深。

03/

具体到适婚年龄段的性别比是怎么样的?

全国男性比女性总共多出约3500万人,但总人口不代表适婚人口。

要回答“3000万光棍”是否依然存在,还需要查看适婚人口的数据,结果如下:

0-19岁:男性比女性多2123万人。

20-39岁:男性比女性多1534万人。

40-59岁:男性比女性多575万人。

60-79岁:女性比男性多397万人。

80岁以上:女性比男性多529万人。

从这个数据可以得出2个结论:

1、60岁以内的情况是男多女少,60岁以上的情况是女多男少,这可能与男性寿命普遍低于女性有关。

2、20-39岁适婚年龄段,男性比女性多1500多万人。

由于人口普查数据是不包含现役军人的,而我国现役军人总人数约为200万,且以男性为主。

因此这个差额的总数应加上200万人,最终结果是男性比女性多约1700多万人。

2021年5月17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在新闻发布会上给出的数据是:

20-40岁的适婚年龄段男性比女性多1752万人。

两项数据相吻合,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中国当前适婚年龄段,男青年比女青年多1700多万人。

而这1700多万男青年,大多集中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形成农村地区婚恋市场的严重失衡。

由此导致“天价”彩礼的出现,还有针对农村男青年的婚恋诈骗。

甚至导致一些“光棍村”的出现。

全文完,欢迎关注、点赞、在看,谢谢您!

参考资料:

网易号 浮游说,中国3000万光棍时代已经结束?第7次人口普查显示:性别比失衡加剧

新浪网 金投网,比生育率暴跌更大的危机是,性别失衡,几代人都难逃魔咒!

公众号 老白读书,江西彩礼凭啥全国最高?重男轻女的恶果终于藏不住了

何亚福园地,中国人口各年龄段的“男多女少”与“女多男少”

您可能还想读:

生育账单外的机会成本,女性用了一辈子为生孩子买单

人们为什么不愿意生孩子?原因其实只有一个

李玫瑾:女生找对象,问他这两个问题就可以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李老白读书

李老白读书

读书、思考、分享,一个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