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频繁吐奶,竟是喂奶这些错惹的祸!
宝宝吐奶,着实让家长们揪心不已。看着宝宝吐出的奶液,家长们既心疼又疑惑,为什么宝宝总是吐奶呢?其实,很大可能是在喂奶过程中犯了一些错。今天咱们就来揪出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小错误”,帮宝宝告别吐奶烦恼。
喂奶姿势不当
喂奶姿势不正确,是导致宝宝吐奶的常见原因之一。有的宝妈喜欢躺着喂奶,喂着喂着自己睡着了,宝宝很容易呛奶、吐奶。正确的喂奶姿势应该是将宝宝斜抱在怀里,头部略高于身体,呈30 - 45度角。宝妈小李一开始总是躺着喂奶,宝宝经常吐奶,还被呛到过。后来听从医生建议,调整为坐姿喂奶,让宝宝的肚子紧贴自己的身体,宝宝吐奶的情况明显改善。这样的姿势有利于奶液顺利进入宝宝的胃里,减少吐奶几率。
喂奶过快过急
有些家长看到宝宝饿了,就着急喂奶,导致宝宝吃奶过快过急,吞咽下大量空气,引起吐奶。宝妈小王的宝宝每次吃奶都像“小饿狼”,她总是一下子把奶嘴塞进宝宝嘴里,宝宝吃得急,奶液和空气一起吞下去,吃完没多久就吐奶。家长要注意控制喂奶速度,如果是母乳喂养,当奶水流速过快时,可以用手指轻轻夹住乳晕,减缓流速;奶粉喂养的话,要选择合适大小的奶嘴孔,避免奶液流出过快。喂奶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停顿一下,让宝宝休息片刻,咽下口中的奶液,再继续喂。
喂奶量过多
宝宝的胃容量很小,尤其是新生儿,胃就像一个小小的“豌豆荚”。如果喂奶量过多,宝宝的胃承受不了,就容易吐奶。宝妈小赵总担心宝宝吃不饱,每次喂奶都喂得满满的,结果宝宝经常吐奶。其实,每个阶段宝宝的胃容量不同,喂奶量也有差异。一般来说,新生儿每次喂奶量在30 - 60毫升左右,随着宝宝长大,喂奶量可以逐渐增加。家长要根据宝宝的月龄和实际需求合理调整喂奶量,不要过度喂养。
喂奶后频繁翻动宝宝
宝宝吃完奶后,肠胃正在消化,如果这时候频繁翻动宝宝,比如立刻给宝宝换尿布、逗宝宝玩耍等,容易引起吐奶。宝妈小钱有次宝宝刚吃完奶,她就着急给宝宝换尿布,结果宝宝吐出一大口奶。喂奶后,要让宝宝安静地休息一会儿,可以先竖着抱宝宝15 - 20分钟,轻轻拍嗝,等宝宝打出嗝后,再把宝宝轻轻放下,尽量减少对宝宝身体的翻动。
宝宝总是吐奶,家长们别着急,对照上面这些常见的喂奶错误,看看自己有没有中招。及时纠正错误的喂奶方式,细心呵护,相信宝宝很快就能告别吐奶,健康快乐地成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