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成立电商产品部,腾讯对电商还没死心

三易生活 18小时前 阅读数 72 #科技

“基因论”可谓是国内互联网圈有数的“都市传说”,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腾讯做不好电商这件事。过去这二十余年里,腾讯在电商赛道称得上是屡战屡败,每一次的尝试最终都铩羽而归,反倒是在这个赛道的投资几乎都拿到了好结果。然而随着国内电商赛道生变,腾讯方面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日前有消息称,腾讯方面发布的全员信中,宣布对WXG微信事业群进行组织架构调整,并成立电商产品部,负责微信内交易模式的探索,加速发展交易基建及交易生态,运营微信交易新模式。

如果这一消息属实,就只能说腾讯对于电商真的是锲而不舍了。

事实上,腾讯对于电商业务的探索始于2005年,随着2003年上线的淘宝逐步站稳脚跟,当时还在为盈利头疼的腾讯就洞察到了能够稳定提供现金流的电商业务的价值,由此也就有了拍拍网。借助QQ的流量优势,拍拍网运营刚满百天就进入“全球网站流量排名”前500强,并同时创下了电商网站进入这一名单的最短时间记录。

上线仅仅一年后,当时拍拍网就与淘宝、易趣被外界并称为三大C2C电商网站。然而遗憾的是,腾讯在同一时期找到了游戏这个现金奶牛,相比于游戏,电商的变现能力则略逊一筹。在随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拍拍网都只是依靠QQ的社交流量做精细化运营,并眼睁睁看着隔壁的阿里逐步发力上游的支付,并对下游的物流进行布局。

以至于发生在2010年左右的国内电商赛道从C2C切换为B2C这一进程里,拍拍网直接当了看客。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十年,随着蘑菇街、唯品会、聚美优品等各种垂类电商的出现,以及淘宝、天猫、京东的不断壮大,拍拍网、QQ网购逐渐边缘化。最终在2014年,腾讯彻底投子认负,将拍拍网及其他电商业务一起,以股份置换的方式打包出售给了京东。

在此之后,腾讯的电商业务就换了打法,变成“造不如买”,选择将半条命交给合作伙伴,陆续投资拼多多、唯品会、蘑菇街、美丽说、微店等叫得上号的电商平台。但投资的干儿子始终不如自家亲儿子,腾讯也始终不愿做电商赛道的看客,直到撕裂原有市场格局的疫情出现,让他们有了再次下场的机会。

2020年4月,腾讯方面推出主打种草+拼购结合的C2B拼购商城“小鹅拼拼”,并于同年年末上线传统货架电商“腾讯荟聚”,随后到了2022年夏季又推出种草导流平台。然而遗憾的是,小鹅拼拼、腾讯荟聚、企鹅惠买悉数折戟。其实它们的失败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并进这三款产品都属于“跟风之作”。

腾讯当时推出小鹅拼拼、腾讯荟聚、企鹅惠买的原因不难猜,毕竟拼多多、快手、抖音已经跑通的模式,腾讯没理由不行。只可惜,腾讯试水的电商产品反而加深了“腾讯做不好电商”这一刻板印象。

以腾讯荟聚为例,作为一款传统货架电商产品,腾讯荟聚上线一年后居然都没有退货路径、客服、售后。用户吐槽腾讯荟聚唯一的反馈渠道居然是发帖子,然后等待腾讯工作人员的对接,这一流程就颇有种古早互联网的遗风了。

事实上,关于电商业务,腾讯具备一切前置条件,称得上是拥有肥沃的电商土壤。其中,QQ、微信带来的庞大社交流量自不用多说,并且早在2014年微信就开放了移动支付能力,在此基础上还推出了"微信智慧生活"全行业解决方案,而供应链则通过过去两年视频号电商持续鼓励商家、达人、品牌入驻直播带货得到了解决。

可问题在于,有土壤并不等于就能做好电商,一直以来腾讯做不好电商的原因在于定位不明。如果说十年前的腾讯放弃电商属于“阶段性认命”,是因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的心态。毕竟彼时移动互联网正蓬勃发展,处于“遍地是黄金”的阶段,诸如共享出行、团购、外卖、短视频等新兴事物,都要比市场格局已经固化的电商更有想象空间。

即便到了2025年,在今年年初的年会上马化腾谈及微信做电商的思路时,说的也是“微信要花长时间去做电商生态连接器”,但电商生态连接器和电商平台显然不是一回事。张小龙此前也说过,“商品信息应该成为一个原子化交易组件,能自由地在微信里游走。”

所以这次微信成立电商产品部并不是真的要与淘宝、京东、拼多多、抖音打擂台,而真的是要做“基础设施”?难道腾讯是要做电商赛道的“通信运营商”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三易生活

三易生活

专注IT,最快最专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