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弥勒佛的道场为什么是雪窦山?
在佛教文化中,石雕弥勒佛是释迦牟尼佛的 “继任者”,被视为未来佛,象征着慈悲、智慧与解脱。民间常以唐末五代僧人“布袋和尚”(契此)为其化身,形象多为袒胸露腹、笑口常开的胖和尚,寓意 “量大福大”,广受信众喜爱。而所谓“道场” 指供佛、修行、弘法的场所,也指佛法传播的核心区域。在祖国幅员辽阔的领土上,遍布着许多石雕弥勒佛道场,例如贵州铜仁地区梵净山、云南弥勒市锦屏山还有福建德化县九仙山等等,但是浙江奉化的雪窦山与石雕弥勒佛信仰之间有着深厚的融合。
因此,在历史、信仰、造像与文化的四重叠加,雪窦山成为 “石雕弥勒佛道场”,本质是历史传承、宗教象征、艺术造像与现代文化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多维叠加,使雪窦山不仅是佛教信仰的圣地,更成为融合传统文化、艺术审美与旅游体验的标志性场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