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仁封神之战:60万大军,神奇跳出日军包围圈

历史详说官 21小时前 阅读数 0 #历史

1938年3月,日军已经在华北占领了北平、天津等地,在华中占领上海、南京等地。为了进一步扩大扩大其侵略成果,日军很快就把矛头对准了华东的徐州,并从华北、华中沿津浦线(京沪线)南北对进,企图完成对徐州的夹击。

第五战区在李宗仁的指挥下,利用日军骄傲自满、孤军深入的机会,在临沂和滕县有力地阻击了日军,之后又取得台儿庄大捷。

在台儿庄大捷后,蒋介石一度认为,可以调派更多的部队去防守徐州,于是又向徐州地区调动了20多万精锐部队,如此一来,徐州地区就集结了大约60万的国军。蒋介石希望这60万人能拖住日军一段时间,为防守武汉争取时间。

另一方面,日军在台儿庄遭遇重大失利后,急于洗刷耻辱,他们看到无险可守的徐州聚集了60万国军,认为这是一举围歼中国部队的大好机会,于是从各地调集了13个精锐师团30多万人马,配合重型武器和数百架飞机,打算一举消灭国军部队。

4月上旬,日军制订了徐州包围战的计划,兵分六路,继续以南北对进的方式向徐州稳步开进。到5月中旬,蒋介石和李宗仁都清楚地看到,徐州已经无法防守,在这个大平原上和与日军正面对决,无异于自掘坟墓,于是决定放弃徐州,并迅速制定了从徐州西南突围的计划。

由于有着铁路运输的优势,日军迅速完成了对徐州地区的合围,60万国军一度落入包围圈。但是,由于地域广阔,日军尽管出动了30万人马,依旧无法达到其所谓的“铁桶合围”的效果,李宗仁众将冷静应对,最终指挥大部队从日军的空隙中成功突围,抵达安全区域。到5月19日,日军占领徐州时,发现他们占领的不过是一座空城。

战后,日军大本营陆军部向裕仁报告:“我军虽以主力自徐州以西切断了中国军队的退路,将徐州地区铁桶般包围起来。但总计约50个师的中国军队,于5月中旬突然从西南方向跳出我军重围,战果之微出乎意料。”

李宗仁也将徐州大突围视为他生平的得意之笔:“在徐州会战的最后阶段,敌军捕捉我军主力的计划是何等周密,其来势是何等凶猛。但鏖战月余,敌方不特没有击溃我军主力,甚至连我方一个上尉都没有捉刀。这种情形,在双方百万大军的会战史上也可说是个奇迹,彻底摧毁了敌人捕捉我军主力、速战速决的侵略迷梦。”

徐州大突围在抗战史上的意义非同一般,相当于欧洲战争上的敦刻尔克大撤退,60万人的突围为国军保存了基本力量,为日后的武汉会战保留了基础。而日军在此次作战之后,作战步骤完全被打乱,且兵力被基本掏空,只能孤注一掷继续征兵,为其进攻武汉做最后一搏。

一个优秀的军事指挥官,不仅应该擅长进攻,更应该擅长撤退。台儿庄大捷和徐州大突围证明,李宗仁不愧为一代抗日名将。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历史详说官

历史详说官

这里有最精彩的历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