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种传统早餐,孩子爱吃但营养跟不上

育儿新风向 4天前 阅读数 1 #育儿

清晨,总是妈妈一叮嘱,厨房里飘来白粥的香味,那是小时候家里的味道。

热腾腾的白粥搭配着一块咸菜,时间仿佛回到了爸爸妈妈当年初中毕业,满怀憧憬地步入社会。

然而现在的孩子,吃着同样的早餐,真的能开启他们崭新的一天吗?

白粥搭咸菜和馒头,这样的早餐真的行吗?

那年,七岁的小明总是磨磨蹭蹭地抓起碗里的白粥,加上一块咸菜放进嘴里。

妈妈总放心不下:“吃热乎白粥,管饱。”这确实是过去很多家庭的习惯,他们坚信这样吃有益有暖。

然而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这样的早餐搭配是否合适呢?

仔细想想,白粥,大米加水煮久了,逃不掉营养流失,只剩下淀粉水。

孩子们吃了,血糖迅速升高,然后又迅速下降,整个人开始犯困、没有精神。

这咸菜和咸鸭蛋虽味道独特,但盐分高,对孩子们成长有损。

吃太多盐,肾负担重,人的骨骼发育也容易受影响。

小时候我们吃馒头填肚子,可是和白粥一样,它大部分是精细碳水,缺乏蛋白质和脂肪,提供的营养并不全面。

油条豆浆,看似美味但问题多多

你总能在街头看到油条豆浆的组合,摊主熟练地翻动油锅,香气四溢。

孩子们心满意足地咬着酥脆油条,喝着豆浆。

但这样的早餐,隐患不少。

油条,外酥里嫩,全靠油炸。

而油炸的背后,是反复使用的机油,它省钱、经济,但对身体毫不客气。

高热量的油条让孩子长的是脂肪而不是肌肉,长胖却无益健康。

而豆浆从来都是健康的象征,但偏偏很多市面上豆浆兑水兑得稀,有的还加糖过多,结果喝得甜但没料,营养全跑了去。

吃这些早餐,孩子可能面临的隐患

一些妈妈们会说:“小时候就这么过来的,咱们不也健康吗?”是啊,那时候我们是跑来跑去,活动得多。

现代的孩子,功课繁重,运动缺乏,早餐通过一顿就能影响一天。

常见的情况有:吃完没多久就饿,孩子们注意力难集中;容易生病,抵抗力下降;站在测量尺前,总会一头雾水地不明白为什么自家孩子不见长高。

甚至有些表面看着胖了,但营养缺失,身体虚弱。

那早餐到底该怎么为孩子准备?

其实也无需复杂,记得三个基本食材:蛋白质、主食、蔬果。

蛋白质是硬道理,像是鸡蛋、酸奶,孩子们吃后更有劲儿。

主食,试着用更多种类,如杂粮饭、小米粥,让孩子耐饿又稳血糖。

然后蔬菜水果作为点缀,不仅孩子上火少,还能促进吸收。

一个小煮鸡蛋加杯热牛奶,砖头一样的蛋白质;一碗杂粮粥,耐饿又稳住血糖;一种青菜或水果,简单方便,尽显生活之美。

不求多花哨,只求孩子吃得健康快乐。

结尾时,总是希望着早晨的一顿,后天的一切都美好。

老祖宗吃法有自己的道理,但少许改变,只为让我们的孩子更好。

新的一天,从舒适健康的早餐开始。

亲爱的读者,你是否也愿意试试这个小变化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育儿新风向

育儿新风向

分享前沿实用的育儿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