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小兵叛投南方,却成为南宋的大将,最后殉国而死
范阳城外的朔风卷起黄沙,年轻的张世杰在张柔军中擦拭长矛时,未曾想过自己会成为南宋最后的脊梁。这个生于蒙古军帐的汉家儿郎,用半生时光在长江南北写下了一段悲壮的认同之路。
绍定五年的蔡州城头,张世杰目睹了金哀宗自焚的浓烟。作为张柔麾下的百夫长,他亲历了宋蒙联军灭金的史诗时刻。当孟珙的宋军从东门突入时,这个河北汉子第一次听见了故国的乡音。十年后,已是蒙古千户的张世杰因擅自调兵被军法追究,月夜单骑南奔的身影,成了他生命最重要的转折。
投宋初年,这个说着幽燕口音的"归正人"在淮兵营中备受冷眼。直到某日校场演武,他徒手折断五石强弓的瞬间,被路过的阮思聪看中。吕文德帐下多了一个善使狼牙棒的骁将,鄂州围城战中,张世杰带三百死士夜焚元军粮船的壮举,终让"北来子"的称呼变成了"张统制"。
德祐元年的焦山水域,七千艘宋舰被铁索连成水上长城。时任总都督的张世杰不会水战,却执意用陆战思维布阵。当元军火箭点燃江面时,他跪在楼船舷边,眼睁睁看着亲兵统领刘师勇的火船冲向敌阵——那是最后的自杀式反击。此役宋军浮尸蔽江,却让伯颜记住了这个死战不退的对手。
临安陷落那日,独闯行朝的张世杰在凤凰山脚截住了北上的求和使团。他剑指使臣厉喝:"敢过钱塘者,斩!"随即护送二王浮海南遁。在福州拥立端宗时,这个曾经的蒙古逃兵,成了大宋最后的元帅。
祥兴二年的惊涛骇浪中,张世杰的旗舰与张弘范的楼船对峙——这对昔日的河北同乡,此刻隔着国仇家恨。当陆秀夫负帝蹈海的噩耗传来,他指挥残存的十六舟突围而出。七昼夜的追逐战后,飓风掀翻了座舰。亲兵欲架他登筏,却被推开:"诸君珍重,某当为赵氏死节。"
三日后,渔人在平章山下发现了他的遗体,手中紧握着半面残破的宋旗。忽必烈闻讯叹息:"南人忠烈若此,诚可畏也。"这个被元史列为"叛臣"的将军,最终以南宋忠臣的身份,在崖山的海雾中完成了对文化母体的最后皈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