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遇到下雨为什么不好?

巧说家政 4年前 (2021-09-20) 阅读数 838 #历史

中秋是春节外,团圆韵味最为强烈的日子。不过,如今的年轻群体对于传统的佳节重视程度远不如从前,假期出游的意愿貌似更为强烈。但是,今年中秋期间的雨水,成为了出游的阻碍,这对于大多数的父母来说是欢喜的,毕竟这样孩子可以回家过个团圆节,但父母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这到底是为何?

在北方的农村,中秋前后是秋收忙碌的日子。下雨天对于农作物的丰收是非常受影响的,这时候的花生已经是收获的时间,我想农村的孩子应该都知道雨水对于花生的收割是多么让人厌恶,花生根本就拔不出来,即使拔出来,整个花生秧上都沾满了泥土,又得在地里晾晒很久。如果不提前采取措施,会超级麻烦的。这一点作者是深有体会。

对于东北地区的水稻来说,中秋期间属于灌浆期,如果此时下涝雨会使稻谷水分过大,在加工时米粒容易破碎,会减少农民的收入。在中秋节前后,稻穗粒粒饱满,如遇秋雨绵绵,易发生倒伏,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

这就是为什么老百姓不喜欢中秋下雨的原因,关于中秋下雨,民间还有很多的谚语。

八月打雷,遍地是贼

中秋,应该是秋高气爽的时间,不过最近这段时间温度骤降,雨水也多了起来,相比于夏季的雷雨天,秋季的打雷现象很少,如果遇到了打雷的天气,这意味着是个极端的天气。

中秋打雷不仅影响庄稼的收获,而且雷雨天气还会影响到冬季,不能给粮食提供好的种植环境,没有了食物解决温饱,那偷抢粮食的行为肯定就会多起来,尤其是在过去生活条件原本困苦的时候,也就出现了“遍地是贼”的现象。据乡下老人家说八月还会打雷,不是一年好景的预兆。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遍地是贼,打雷时老天在对坏人做惩罚)

八月十五洒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八月十五洒一阵,指的是八月十五当天出现了降雨,不管降雨的雨量大不大,只要是出现了降雨,那么之后的冬季、以及来年将会比较的干旱,降雨量颇少。而且这样的干旱天气还非常的持久,一直要延续到来年的农历五月才会结束。

八月十五雨星星,正月十五雪打灯

这句话就是说,如果八月十五天气有雨,预示来年正月十五必会有雪降临。这句俗语是老百姓在多年的耕种中总结出来的天气预报经验,反映了节日天气之间的呼应关系。

正月里下雪预示着又有一个好收成,因为正月十五正是冬小麦开始返青的时候,也正需要水分。人们通过八月十五的月亮去预测来年正月十五的雪,以判断出丰收与否,这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这些老话准确吗?农谚都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地域性非常的强,因为我国地大物博疆域辽阔非常之大。所以每天各地的天气变化是各不相同的,这些农谚也当然就不能作为全面参考使用,仅仅能够作为局部地区指导价值存在。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巧说家政

巧说家政

说家长里短,品百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