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场美指使的乌克兰大反攻,断送的却是德国的命脉
俄乌战争不仅重塑了全球政治版图,还在一些出人意料的领域对某些国家造成了显著冲击。这场冲突的波及范围远超预期,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除了地缘政治层面的改变,它还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使得一些原本看似无关的国家也受到了重大波及。
俄乌战争爆发后,大量乌克兰民众被迫逃离家园,涌入欧盟国家寻求庇护。这一难民潮给荷兰等欧盟成员国带来了巨大压力,最终导致时任荷兰首相吕特领导的联合政府因无法有效应对这一危机而宣布总辞。
2023年,乌克兰在美国的推动下发动了所谓的“春季攻势”。然而,这场行动从春天持续到初夏,最终并未取得预期成果。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一军事行动对德国造成了严重打击,直接影响了其关键利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在美国的指挥下,春季攻势全面展开。
自2022年俄乌战争打响以来,双方战局多次反转。起初,俄罗斯军队掌握主动权,迅速推进并取得了一系列胜利。然而,乌克兰在西方国家的援助下并未轻易屈服。从2022年冬天起,乌方公开表示将展开对俄军的反击行动。
乌克兰发起反击行动,既有捍卫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同时也受到美国的推动。美国一直希望通过俄乌冲突来削弱俄罗斯的实力。如果乌克兰轻易被俄罗斯击败,美国精心策划的这一战略目标将难以实现,其挑起冲突的努力也将付诸东流。
美国持续推动乌克兰采取进攻策略,并联合其盟国承诺向乌方提供能够扭转战局的尖端武器装备。
乌克兰原本计划在2022年冬季发动反攻,但由于恶劣的天气条件以及来自美国和欧洲的军事援助未能及时到达,这一行动被迫推迟到2023年春天。
乌克兰军方透露,随着春季攻势的展开,他们计划对俄境内的军事设施实施打击,目标是削弱俄军的作战能力,从而降低其对乌方的军事压力。这种战术性打击主要针对俄方的武器储备和军事装备,旨在有效遏制俄方的军事威胁。通过这种主动出击的方式,乌方希望能在战场上取得更大的主动权,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尽管乌克兰一直宣称要发动"春季反攻",但实际行动却迟迟未见。直到2023年5月过后,随着夏季来临,乌军才真正有所动作。他们在顿涅茨克南部的顿巴斯地区展开了大规模军事行动,与俄罗斯军队正面交锋。俄方对此评价称,乌军的进攻部署周密,明显是想打俄军一个措手不及。
近期乌克兰军队对俄罗斯前沿阵地发起的主动攻击,显然与西方国家的军事援助到位密切相关。在此之前,由于军火物资短缺,乌军一直处于被动防御状态。但这次突然转守为攻的战术变化,充分说明美国及其盟国承诺的武器装备已经完成交付,使乌军获得了足够的火力支持。这一转变也印证了国际观察家此前的判断,即西方军援的落实将直接影响俄乌战场的态势发展。
尽管乌克兰获得了西方提供的现代化武器,但在战场上依然未能取得胜利。
美西方究竟向乌克兰输送了哪些能够扭转战局的尖端武器?根据公开报道,除了第三次援助的“海马斯”火箭炮系统和多种155毫米口径火炮外,北约在2023年还向乌克兰陆军交付了包括“豹2”主战坦克和M2A2步兵战车在内的重型装备。
乌克兰军队接收了大量北约成员国正在使用的主力武器装备。这些新型装备的性能被认为超越了乌克兰此前使用的苏制坦克和装甲车辆,甚至在某些方面比俄罗斯现役的同级别战车更具优势。这种装备升级显著提升了乌克兰军队的作战能力,使其在战场上获得了更强的技术优势。
乌军的这种考虑其实挺有道理的,毕竟他们用的装备确实不赖。就拿“豹-2”主战坦克来说,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战场上的巨无霸。自从1982年投入使用以来,它的火力、防护和机动性都堪称一流,绝对是现代战争中的王牌武器。很多军事专家都觉得,“豹-2”坦克在俄乌战场上能起到扭转局势的关键作用。
2023年6月,乌克兰军队凭借其自认为的装备优势,在扎波罗热州北部展开了大规模反攻行动。此次行动中,乌军调集了四个旅的兵力,其中第47机械化步兵旅作为主力部队,已全面配备北约制式重型武器,成为此次进攻的核心力量。
经过长达半年的准备,乌克兰的大规模反击行动在短短数月内便以失败告终。尽管美西方国家极力支持乌克兰继续抵抗,但局势已无法逆转。根据美国《纽约时报》2023年10月的报道,乌克兰在所谓的“春季反攻”中不仅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反而失去了更多领土,其实际占领面积呈现负增长。
乌克兰军队的反攻行动未能成功,主要原因在于这次行动更多是出于政治考量而非实际战场需求。美国推动这次反攻,其目的主要是希望通过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来消耗俄罗斯的力量。然而,这种策略忽视了乌克兰军队是否具备执行如此大规模反攻的能力,也没有充分评估行动时机的适宜性。因此,尽管西方国家提供了先进的武器装备,但由于战略规划和执行上的不足,反攻最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
当前局势下,乌克兰军队在空战能力、地面防空系统和工程装备方面明显处于劣势,而俄罗斯军队则做好了充分准备。即便乌克兰获得了来自美国和西方国家的支持,战局的不利态势依然难以扭转,最终结果似乎已无悬念。
此外,乌克兰军队在进攻策略上显得过于分散。尽管此次反攻行动是在美国的指导下进行的,但乌方并未完全采纳美方的建议,即集中兵力在扎波罗热方向发起攻势,直接向克里米亚半岛推进,或者至少攻占俄军关键后勤枢纽托克马克。然而,乌军却选择同时开辟两条战线,结果导致兵力分散,未能取得预期战果。
有专家指出,俄罗斯军力的提升远超乌克兰和北约的预期,这使得西方国家对乌克兰的支援显得力不从心,最终成为乌克兰失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然而,问题的核心在于,北约向乌克兰提供的现役主力武器系统可能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有效。这些装备在实际战场上的表现或许并不尽如人意,难以发挥预期的作用。尽管这些武器在理论上具备先进性能,但在实战环境中,它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问题和挑战。因此,单纯依赖这些装备可能无法真正扭转乌克兰在战场上的不利局面。
此次失利,是否意味着德国失去了其核心力量?
据媒体报道,乌克兰军队原本对"豹-2"主战坦克抱有很大期望,但实际作战表现令人失望。这款坦克刚投入战斗就遭遇严重挫折,未能发挥预期作用。
根据俄军发布的消息,乌克兰军队在进攻中使用了“豹-2”坦克作为先头部队。当乌军推进至目标区域时,遭遇了俄军预先布设的地雷区。尽管乌军出动装有扫雷装置的“豹-2”坦克试图清除障碍,但这一行动立即被俄军无人机侦察到。随后,俄军调动火炮、武装直升机以及“柳叶刀”巡飞弹对该区域进行火力覆盖,成功击毁了乌军的“豹-2”坦克。
长期以来,"豹-2"坦克被广泛认为具备出色的作战效能。这款坦克配备了威力巨大的主炮,其精确打击能力可以应对多种目标。在防护性能方面,它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包括多层复合装甲、倾斜装甲布局、爆炸反应装甲以及主动防御系统,这些设计显著提升了其在战场上的生存概率。德国军方曾自信地宣称,目前没有武器能够彻底摧毁这款坦克。
然而,"豹-2"坦克在实战中的表现远低于预期。据俄罗斯方面透露,在缴获的71辆该型号坦克中,已有5辆完全损毁无法使用,另有10辆遭受重创,不得不运往波兰或德国进行大修。这一情况与外界对该坦克的高期待形成了鲜明对比。
尽管西方国家答应给乌克兰提供数百辆不同型号的"豹-2"坦克,但其中绝大多数都是较老的A4版本。这些老式坦克的火力和防护能力都远远比不上最新的型号。
然而,即便是先进的“豹-2”A6型主战坦克,在实战中也遭遇了严重损毁。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当时还专门向俄军前线部队发出贺电,表彰他们成功摧毁了“豹-2”坦克。
面对俄军公布的视频,德国方面试图挽回颜面,声称被摧毁的并非“豹-2”坦克,而是几辆“拖拉机”。然而,俄方迅速反击,发布了高清图像,清晰显示被击毁的确实是“豹-2”主战坦克。这一证据让公众彻底认清,曾被德国大肆吹捧的“豹-2”坦克,实际上远非坚不可摧。
德国这次遭遇的不仅是颜面尽失,其引以为傲的豹式坦克也彻底栽了跟头,连带坦克出口的口碑也遭到重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