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天生害怕蛇,仅因为蛇长相恐怖?科学家在婴儿身上找到了答案
生活中,几乎人人都害怕蛇,就连捕蛇、养蛇的人都会怕蛇几分。甚至,即使是从未见过蛇的人,最初看到诡谲的蛇时,也会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恐惧感。
《科学美国人》杂志做了一次调查,评选出人类最害怕的几件事物,其中“蛇”在人类恐惧的事物中排名第一。
有的人仅仅只是看到蛇的图片,都会感到后脊背一阵发凉、浑身不适,甚至起鸡皮疙瘩。
俗话说:“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被蛇咬过,人类怕蛇的根源究竟是什么?难道是因为蛇的长相恐怖?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一直以来,许多科学家对此十分感兴趣,不断积极研究这个问题背后的真相!
人类对蛇的恐惧感,到底如何产生?害怕,是人类适应环境的结果,人类害怕蛇是一种普遍现象。
对于这种恐惧感产生的根源,有科学家认为是因为蛇长相恐怖,身体滑溜溜且有些还具有毒性,人们在成长中学会了辨别这些危险的动物,也有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进化出来的本能反应,无需学习。
科学家猜测,人类害怕蛇,可能是人类在非洲起源时期受到蛇的伤害后,把这种恐惧代代相传,一直延续并固定下来。
除南极大陆以外,毒蛇能够到达地球上所有陆地。
哈弗大学教授和著名社会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森推测,毒蛇在人类史上或许是最具有威胁性的动物之一,生物如果能有这种危险意识并克服它,在生存方面就会具有巨大优势。
远古人类为了活下去或保护身边人,就要时刻提防蛇的侵害,让我们的大脑中深植了对蛇的恐惧。
那么,几乎人人都害怕蛇,究竟是后天成长中逐渐学会的,还是与生俱来的呢?
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与脑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从婴儿身上找到了答案,他们通过一项新实验发现,仅6个月大的婴儿看到蛇的图片也会产生本能的恐惧反应。
科学家向6个月大的婴儿展示尺寸和颜色相同的图片,其中一部分为花朵、鱼类,另一部分是蛇。结果发现,当婴儿看到蛇时,瞳孔明显变大。
对此,研究人员解释道,光线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瞳孔变大,是脑部去甲肾上腺素系统激活、产生压力反应的重要标志。
也就是说,婴儿在未具备学习恐惧能力之前就已经害怕蛇,说明我们对蛇的恐惧是刻进基因里的,并一直遗传至今,早已在我们的“内心”根深蒂固。
并且,人类对蛇的恐惧情绪,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得更快,有的人在长大后甚至会极其讨厌蛇,完全见不得与蛇有关的事物。因为大脑完全成熟,对危险事物有了更高的警惕感,这种害怕就会愈发强烈。
他们只需将一个蛇形物想象成真正的蛇并且将其和危险联系在一起,就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感,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预备好的学习”。
不过,有研究表明,人类婴儿看到同样有致命威胁的熊、犀牛等哺乳动物,却不会产生恐惧情绪。这可能是因为这些动物与人类祖先共存的时间较短,进化还来不及建立直接的恐惧反应。
科学家表示,人类害怕蛇其实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恐惧感,对人类的生存繁衍有重要意义,否则早期人类很容易被蛇咬伤甚至死去。
灵长类动物同样怕蛇人类害怕蛇的基因是一代一代遗传下来的,就连人类的近亲猴子对蛇的反应也是极端的激动。
即使是在动物园里长大的猴子,从未见过蛇,首次看到蛇后也会立即向同伴发出警报,甚至能很快学会区分毒蛇和无毒蛇。
科学家惊讶的发现,猕猴大脑中的特异神经细胞会对蛇的图像做出反应。
毒蛇首次出现大约在6000万年前,对此科学家推测,在远古时期,或许蛇对灵长类的演化造成了很强的选择性压力,因为二者都是在森林或草地觅食。
延伸阅读:除了蛇,人类还害怕这几件事物生活中,除了蛇让大多数人感到害怕之外,还有许多事物让人感到恐惧:
蜘蛛
研究发现,女性对蜘蛛的恐惧程度是男性的4倍,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也是基因在作怪。
原始社会中女性一般是在觅食时遇到蜘蛛,出于天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她们会快速远离蜘蛛。而男性通常是外出狩猎,面对的都是大型的猛兽,根本不会把小小的蜘蛛放在眼里。
高度
科学家曾做过一项试验,让恐高者和不恐高者站在同一高度的大楼上判断高度,结果不恐高者对高度判断高出3米,恐高者高出了12米。
恐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恐高者的大脑夸大了高度,不过本能地害怕高处,对自己也是一种保护。
研究发现,婴儿天生有对高度的恐惧,幼年时怕高的孩子,往往不会从高处坠落受伤。
黑暗
在怕黑的人群当中,孩子居多,其实这也与人类进化有关。
对于孩子来说,天生害怕独处、害怕父母离开,漆黑一片,什么都是“未知”,待在父母身边对人类婴儿来说才是最安全、最有利于生存的做法。
无论害怕什么,大多都有一个共同点:对人有潜在危险。是我们人类从史前祖先那里继承来的一种生存本能。
不由得令人感叹,人类的进化如此神奇,充满智慧!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