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抢人大战?日本不欢迎外国移民,但每年却吸纳大量中国人
日本这个国家是非常不喜欢外来的移民的国家,对于移民政策卡的非常严格,但是他们对于中国的态度却非常例外,每年要吸收非常多的中国移民。
日本老龄化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这种时候大量接纳外国的移民应该是非常好的策略,但是日本却偏偏不欢迎移民,但是又大量吸纳中国人来移民,这个行为可谓是非常自相矛盾了,这背后肯定藏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真相。
日本为什么要大量接纳中国移民?又为什么不欢迎其他国家的人移民呢?
矛盾的日本
截止到2024年6月底,日本境内外国人口总数突破358万人,其中中国人占100万左右。
另外,中国人在日本高端领域占比高达66%,远超印度的6%、韩国的4%。
不仅如此,在日中国留学生人数也是名列前茅。
数据显示,在日外国留学生中,光中国学生就常年占比30%—40%。
可以说,中国人对日本学校、公司、社会等各个领域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渗透”。
可是,“欣欣向荣”背后却又有很大的矛盾点。
日本社会老龄化现象稳居世界第一,老年人虽然多,但大都丧失了劳动能力。
而三、四十岁的壮年人有出息的全当上了白领,没本事的都在家里啃老,连班也不上。
最后导致高端产业被外国人挤破头,低端产业却无人问津。
要是换做别的国家,肯定会优先引进国外劳动力来补充国内岗位的空缺。
就像欧洲,直接吸收战争难民,不仅提升了国际形象,还提供岗位补充空缺,顺带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美国也是如此,有一段时间美国绿卡获取非常简单。
如果有亲戚在美国有绿卡,那你过来常住也能获得绿卡;结婚也能获得绿卡;甚至父母都不是美国人,但孩子是在美国出生,那孩子也算美国公民。
按理说,日本也应该这么做,来缓解国内低端产业紧张问题。
而日本偏不,还收紧了签证政策,甚至出现只因年龄太大,就拒绝了被日本高校录取留学生入境申请的情况。
他们为什么这么做?
“闭关锁国”,又偏爱中国
因为,日本的民族文化和血脉传承观念根深蒂固。
就像日本的皇室,他们为了保持血脉的纯正和所谓的“神性”,一直近亲结婚持续了2000多年。
在日本民众看来,他们号称大和民族,有着自己的文化和传承。
也没准是源于对驻日美军的恐惧,所以他们才会对欧美人有些排斥。
而文化的传承和对欧美人的排斥,也正是“偏爱”中国的原因。
其中,最明显的就是长相,中日两国的长相非常相似。
可以说一个中国人学会了说日语,再到日本去,几乎看不出来差别,比欧美人更有亲和力。
另一个原因则是地域。
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而中国是离日本最近的国家之一,交往密切。
要知道,日本一直都中意中国如此广袤的市场,早期是占领,没成功之后就变成了“交谈”。
而地域近带来的则是文化相通。
早在东汉时期,日本就成为了中国的朝贡国,两国往来大约有2900多年。
期间,我国传过去的各种技术和文化数不胜数,日本至今文化习俗都有很多中国的影子。
可以说,他们要是排斥中国人,那他们就是抛弃市场、反对自己的文化打算彻底孤立自己。
除了日本偏爱中国,客观来讲一部分人也青睐日本。
性价比之最
中国人想融入日本,相比别的国家更便捷。
日本的文字受到中国的影响,多多少少都带有汉字的影子,比英文更具辨识度。
还有一个就是上面说的:离得近。
跨国之间一般都是选择飞机作为交通工具,去日本就要比去欧美国家划算的多。
近距离也方便了需要紧急回国的人群,比如一些国内有老人和孩子的人。
另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日本挣得比国内多。
上海财经大学刘元春指出:中国40万博士生月均收入仅为3000元左右,远低于日本同岗位的2—3倍工资,企业晋升困难、资源分配不均。
这就给了技术人才“用脚选择”的机会。
日本除了工资高,他们还针对性的推出了“毕业即就业”政策。
这一政策非常有效,据统计政策刚推出就大约有50%的留学生选择留日工作。
不仅如此,除了工作诱惑,日本还拿出了居住诱惑。
就像拥有“高度专门职”签证的中国人,只需在日本待1—3年就能获得永久居住权,这是其他老外没有的待遇,他们得在日本累积待满10年才行。
这些针对性的政策进一步加剧了人才磁吸效应。
可是,人都跑光了咱们中国该怎么办?
咱们就没有什么让人才回流的动作吗?
人才保卫战
人才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中之重,对于人才流失的问题国家也早就重视起来。
比如,中国香港推出的“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仅7周就有7700份申请通过。
另外,国内如新能源、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等百家争鸣,创造百万级高薪岗位,吸引大量人才回国。
据统计,仅2023年,留学生归国率就高达85%。
在此情况下,日本的针对性政策就略显不足了。
日本以卷为主,竞争压力大,薪水虽高但消费更高,也导致人才逃离,选择更舒适的工作。
另外,日本为低端产业设立的“技能实习生”也因低薪、人权等问题屡屡爆雷。
据统计,2023年“技能实习生”失踪人口高达9753人。
问题又回到了“高端产业被外国人挤破头,低端产业无人问津”的状态。
若日本再不重新审视移民问题,就陷入到“缺人—引人—难留人”的死循环当中。
当然,中国想要留住人才,也要不断地改革相应的政策。
既要“筑巢引凤”:提高科研人员待遇(如试点博士生月薪万元计划)、放宽国际人才永居限制;
更要“固巢留凤”:优化创新生态,让韦东奕等顶尖人才 “愿意留、留得好”。
正如任正非所言:“留住国内人才与吸引海外人才同等重要,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竞争力比拼。”
参考资料: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