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非洲这部分地区在你看到的每张地图上都被“抹去”?
你有没有观察过,在整个全球地图里,位于非洲西北角的那个“空白区域”?那片名为“西撒哈拉”的土地似乎被世界给遗忘了。就连在地图上的边界线,也格外奇特模糊得,让人难以明晰地分辨。
难道这里真的是一块“无主之地”吗?还是说它压根就不应该出现在地图上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地缘政治谜题,又包含着什么样的历史纷争呢?
西撒哈拉,这块约26.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位于撒哈拉沙漠西缘,濒临大西洋,邻接阿尔及利亚和毛里塔尼亚。它是非洲最后一个殖民地遗留的争议地,摩洛哥声称,对其拥有主权,而当地的独立武装组织,波利萨里奥阵线则坚持,要建立一个独立的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国。
如今这片土地,被摩洛哥长墙分割开来,约有四分之三的部分,处在摩洛哥的控制之中,而剩余的部分,由波利萨里奥阵线掌控着。双方对峙的这种情形,就仿佛一场冷战似的,枪声也是时断时续的。
这场争端的根源,需要从殖民历史开始说起,19世纪末,西班牙在柏林会议之后,将西撒哈拉划为它的殖民地。直到1975年,西班牙才在摩洛哥以及毛里塔尼亚的压力之下,撤出了此地。摩洛哥发起了“绿色进军”,35万非武装平民浩浩荡荡进入西撒哈拉,迫使西班牙放弃控制权。
紧接着摩洛哥和毛里塔尼亚签订了《马德里协议》,将西撒哈拉的北部地区与南部地区进行了瓜分。不过波利萨里奥阵线,在阿尔及利亚的大力支持之下,宣布了独立,而战争随即便爆发了。
这场冲突,不仅仅是领土的争夺,更是地缘政治上的一场激烈博弈。阿尔及利亚,将波利萨里奥阵线视为反抗摩洛哥扩张的盟友;摩洛哥则借助其强大的军力以及国际外交手段,试图巩固对西撒哈拉的控制。
2020年,停火协议被打破,双方在盖尔盖拉特地区引发新一轮武装冲突,摩洛哥军队开辟出通往毛里塔尼亚的道路,波利萨里奥阵线宣布恢复武装斗争,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的关系随即降至冰点,甚至断交。
你以为这里的争端只是“荒漠里的旧账”?错了。西撒哈拉的价值远不止于此。这里蕴藏着全球最为丰富的磷矿资源,约占世界储量的75%其价值可谓不菲。磷矿是在农业化肥之中,极为重要的关键原料,它与全球粮食安全这一领域,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
美国地质调查局数据显示,全球671亿吨可开采磷矿中,西撒哈拉以及摩洛哥就占了500亿吨,其品质相当优良。摩洛哥的国有企业OCP,稳稳地、牢牢地垄断了全球的磷矿市场,这个时候也把控着全球磷肥价格这一关键领域的“风向标杆”。
这意味着,谁掌握了西撒哈拉,谁就紧紧地握住了全球粮食供应链当中的重要一环。美国于2013年,开始限制磷矿的出口,此举推动了全球价格的上涨;沙特凭借其石化产业的优势,对磷肥工业进行布局,并且向亚洲以及欧洲出口。
摩洛哥不但靠磷矿来支撑经济,还经由大规模的移民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企图把西撒哈拉变为“第二个家”,不过波利萨里奥阵线与阿尔及利亚,却拼死抵御这场“资源的掠夺”。
在2020年年末的时候,特朗普政府突然宣布——支持摩洛哥对西撒哈拉的主权。这一行为,不但打破了,国际社会已经维持了几十年的共同看法,还直接让地区原本就极为紧张的局势,变得更严重了,致使矛盾越发尖锐。
美国此举不仅是为了中东和平,“斩获”以色列与摩洛哥建交的外交成果,更是全球资源争夺战的一枚棋子。阿尔及利亚,怒斥摩洛哥“出卖灵魂”;摩洛哥则反指阿尔及利亚,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双方互相指责,仿佛一场,没有硝烟的“资源冷战”。
摩洛哥手握着磷矿这样一座金山,不过却不得不面对波利萨里奥阵线以及阿尔及利亚这两股“狂风暴雨”。西撒哈拉的未来,既是非洲地缘政治的一个小小缩影,亦是全球资源争夺的一个重要风向标。地图上那片“被掩盖”的土地实际上乃为全球粮食安全与地缘政治博弈的关键焦点。
你是否好奇,在未来这片被“抹去”了的土地,会不会重新回到地图的中心呢?波利萨里奥阵线那独立的梦想,能否最终得以实现呢?还是说摩洛哥会一直“守着那座金山”,坐稳磷矿霸主的位置呢?这场历经了长久的争端,注定不会轻而易举地落下帷幕。
不妨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你觉得国际社会应如何平衡西撒哈拉的主权争议与资源利益?摩洛哥的“绿色进军”是历史的必然,还是现代的霸权?欢迎点赞转发,让更多人关注这块被遗忘的“地图空白”!
※本文参考了以下权威资料和文献:
[1] BBC中文网《世界资源争夺战:摩洛哥西撒主权争执背后的磷矿和大国元素》
[2] 澎湃新闻《从无限期审查到默认现状:“主权承认”以来美国的西撒哈拉政策》
[3] 联合国数字图书馆《联合国关于西撒哈拉问题的会议记录》
[4] 卢秋怡《第三方介入视角下阿尔及利亚的西撒哈拉政策评析》,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发表。
[5] 常苏娟等《世界磷矿资源形势分析》,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6] 联合国安理会及非洲联盟官方文件汇编,涉及西撒哈拉非殖民化进程、停火协议及国际社会呼吁和平解决的立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