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不知名的诗人,写出惊艳春天的春夜诗,颔联10字为什么如此传神
一天傍晚,我偶然翻开一本唐诗精选集,被其中的一首诗深深吸引。
这首诗描写了春夜中的美景,读起来让人身临其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特别是那句“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精妙绝伦,仿佛把春夜的美好凝聚在了文字间。
带着对诗人的好奇,我决定深入了解这首诗背后的故事。
春天来了,树木发芽,花儿绽放,每个周末,我都会打一壶茶,散步去山中,看绿意盎然的田野和河流中的鱼儿嬉戏。
这段时间,心情特别舒畅。
某个阳光灿烂的周末,一位朋友突然给我推荐了一首诗,题为《春山夜月》。
他说这是唐朝诗人于良史写的,想看看我是否会像他一样被这首诗深深吸引。
诗的开头“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便抓住了我的心。
诗人于良史描述了在春天的夜晚,他身处于美丽的春山之中,陶醉在这如梦如画的景色里,竟忘记了回家的时间。
这种忘我的境界,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令人神往。
读着这首诗,我仿佛也走进了那片春山,感受到了诗人在山中的恬静和自在。
这样的诗句引人入胜,恰如静心思考时的绝妙感悟,为我们展开了一个自由、宁静的诗意世界。
诗的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实在让人赞叹不已。
诗人轻巧地描绘出一道令人怦然心动的画面:在溪边,他轻轻地捧起一捧清水,水中倒影映出天上明月,仿佛把月亮捧在了手心。
随后,他散步在花林间,采摘花朵,身上也沾满了花香。
这两句诗不仅描写了春夜的美景,更透露出诗人深深的童真和对自然的热爱。
我想起小时候,跟随爷爷在乡间小路上漫步,爷爷会教我如何掬一捧水去感受大自然的清凉。
那时天真无邪的时光,与诗人所描绘的意境如此相似,让我忍不住回忆起那些美好时光。
通过这两句诗,诗人不仅带给我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更唤起了心底的美好回忆。
原来,真正的美景和幸福往往来源于我们对自然的热爱,对纯真生活的追求。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这两句诗言简意赅地把春天的胜景和诗人的沉醉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诗人眼里,春山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春夜的美景层出不穷,让人流连忘返,甚至忘记了时间。
让我想起多年前的一次露营经历,那晚我们在山顶,看着满天繁星和远处的灯火,几乎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正如诗人忘记了归途,我们被那美景深深吸引,不愿离去。
那种陶醉在自然中的体验,让人觉得每一刻都是如此珍贵。
这种“胜事与忘归”的感觉,不仅仅是对春夜美景的赞美,更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在生活的向往。
生活中,我们往往在忙碌中忽略了身边的美好,而诗人通过这简短的诗句提醒我们,要学会停下来,去感受身边那些不经意的美好。
诗的最后两句“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则带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转折。
正当诗人沉浸在对春夜美景的享受中,一阵钟声将他拉回了现实。
这钟声仿佛在提示他,是时候该回归现实了。
这让我想起了大学毕业时的情景,那个时候大家都沉浸在对未来的憧憬中,热烈地讨论着各种计划。
毕业典礼上的钟声响起,大家瞬间安静下来,意识到是时候离开校园,踏上新的征程了。
从诗中,我感受到一种微妙的情感转换,从对美景的陶醉到对现实的接受,诗人以一种淡然的态度处理这种转变,既怀有美好的回忆,又坦然面对现实的回归。
《春山夜月》这首诗带给我深刻的启示。
生活不可能总是充满美景和悠然自得,现实中的纷繁琐事也不可避免。
重要的是,我们能像诗人一样,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春山”,学会与自己喜欢的事物和谐共处,找到心灵的宁静。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它告诉我们,生活中需要有一片净土,当我们烦累时,可以在那里放松心情,找回最初的快乐。
正如诗人在夜晚的春山中所体验到的那种感动,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找到这样的一刻。
它可能是一次静坐、一次散步,或者与爱人孩子一起度过的平淡时光。
重要的是,我们能从中找到内心的平和与快乐。
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中,不妨停下来,去发现那些看似平凡却细水长流的小美好。
它们就像诗中的春山夜月,照亮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力量。
让我们学会在大自然中感受生命的律动,回归最真实的自己,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