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开始厌学的孩子大多是这3种,就算小学成绩拔尖,也别大意
前几天粉丝群聊到一个问题:孩子小学成绩特别好,典型的学霸,到了初中开始厌学了,并且经常和父母发生冲突。本以为是青春期,实际上是家长忽略了小学阶段“坏习惯”的危害。

有3类孩子,小学阶段学习很好,但是到了初中立马掉队,看看你家孩子有这些问题吗?
01
爱看手机的孩子
小玲家孩子小学阶段典型的学霸,五年级开始,孩子要求每天看30分钟手机。
小玲也没太在意,想着,孩子完成作业了,并且成绩不错,看就看会吧。
一开始孩子还可以看30分钟,就关掉手机了,六年级快毕业时,孩子对小玲说:“妈妈,我们班同学都有手机,你也给我买一个吧”。
小玲以孩子考试能获得班级第一为条件,答应了这个请求。孩子也争气,六年级期中开始荣获第一名。
小玲也开心,直接给孩子一部手机当作奖励,刚开始上初中时还没有特别明显,到了初一下学期,孩子就吵着“不想上学了”,“作业太难了”,“完全跟不上”。
小玲开始着急了,这时候她才猛然醒悟,春节期间孩子无论到哪都抱着自己手机,总是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样子,刚开始有亲戚提醒,自己还反驳春节期间孩子睡太晚了,没事,不耽误学习就行。

等问题来了,已经到了管不住的地步了。
所以,小学阶段孩子成绩再好,不要让她无节制的看电子产品。
①、规定好看手机时长(最好别超过25分钟)
②、手机不在孩子卧室过夜,因为你很知道手机的诱惑力有多大

02
喜欢“假努力”的孩子
有一些孩子真的是典型的“假努力”,平时看起来很用功,其实有很大的隐患,因为小学知识点比较少。
即使孩子在“磨洋工”也可以出现成绩好的假象,如果你的孩子写作业,只喜欢抄写语文生字词,不喜欢背诵、不喜欢算数学题,就需要多一点关注了。

这样的孩子大多不爱动脑筋,到了初高中真的就没有时间让孩子“磨洋工”,当孩子发现“假努力”不再有效果后,就会产生畏难心理,然后厌学,感觉自己为啥付出了,但是没有效果?
改变孩子“磨洋工”可以做做以下2个小练习,锻炼一下脑力
实操
①、找简单易懂的古诗词背诵
可以要求孩子每天花5分钟背诵古诗词,当大脑被用的次数越多,记忆力越好。
我家孩子有一本小【红书】,里面有113篇古诗词,我家孩子从3年级开始每天过一篇,现在五年级,已经在过第3遍,练就了看见需要背诵的就跃跃欲试,脑力也很好。
数学题讲过一遍就可以轻松掌握。
②、每天难易适中的计算题5-10道
一开始不管对错,先养成每天计算的习惯,慢慢关注正确率,然后提速。可以轻松锻炼孩子思考的小脑袋。

03
靠补习取得好成绩的孩子
小学阶段靠补习取得好成绩的人越来越多了,仔细观察,我们身边的孩子大多数在上补习班。
补习班基本上剥夺了孩子的自主能力,是否还记得之前我的文章提到过的一位小男孩?暑假暑期作业太多了,家长也担心孩子写不完,于是找了补习班。
孩子张口就问:“老师,你可以一边讲,我们一边填吗?”是不是孩子的依赖心理已经养成,可惜【人生这个大课堂真的没有补习班】,小学阶段,孩子们需要学会做计划、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上补习班的孩子基本不需要自己规划假期,因为补习班老师已经帮忙规划好了;
上补习班的孩子写寒假作业也不会太吃力,因为补习班的老师随叫随到。
然而,孩子上了初中,再没有多余时间去补习,又应该何去何从?
实操:
①、每天回家让孩子自己写作业,家长不在身边辅导,孩子独立完成作业及时鼓励,让孩子有成就感,发现,原来写作业也是一件有趣的事;
②、遇到不会的题,让孩子来找我们问问题,让孩子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③、正向反馈,比如取得好成绩,计算能力提高,都可以带孩子吃一顿好吃的或者去公园陪玩一下午,让孩子感受学习带来的乐趣。

小学阶段,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孩子上了初高中就算遇到再难的题,也可以想办法解决。
如果这3点你家孩子一个也没占,真的恭喜你,孩子上了初高中我们就不用太焦虑。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