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扬言打到清零,美专家发愁:这招没用,吃亏的是我们
特朗普的“关税战”如今已经引发了全球的反对声浪,但只有中国依然稳坐钓鱼台,不但自身稳健,同时还立即提出了反制方案,不但对美国的全部输华商品征收34%的关税,还有针对性地限制对美出口稀土族金属和半导体金属,并且把多家美国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对于中国的举动,特朗普目前似乎还没什么反应,但美国的经济专家们已经坐不住了。
(买到海信电视的美国民众)
据美国《纽约时报》4月6日报道,特朗普当天接受媒体采访时声称,除非美国与中国、欧盟和其他国家的贸易逆差消失,否则他不会取消加征的关税。但问题是,美国的问题是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绝非一个简单的关税大棒就能解决的,而特朗普的“关税战”也并非头脑发热的结果,而是美国一个长期深远的谋划。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
实际上从拜登政府时期,美国的精英阶层就一直在研究“关税战”,只不过民主党的拜登政府一直没有下决心发动关税战,这才拖到了特朗普时期。美国现在思想库的核心人物米尔斯海默接受采访对关税战的看法,就公开表示称:美国发动关税战越晚越被动,越早对美国越有利,而且他说,“总统的加税目标必须实现。”
(关税战只是前菜,后续还有更为猛烈的科技战和金融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严格来说,“关税战”只是美国对华遏制的“前菜”,而且关税战并非一个孤立的行动,在此之后,美国会发动更加凶猛的科技战和贸易战。在科技战方面,美国现在准备停止DNS服务,而且对华全面禁止芯片设计架构ARM,准备对RISC-V架构闭源,这会在短期内让中国芯片设计陷入全面被动。而在贸易战方面,美国计划利用美元霸权,迫使其他各国对离岸人民币进行限制,并以此打断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因为美国最害怕的就是人民币取代美元,成为新的世界流通货币,这样将会彻底埋葬美国的金融霸权,所以美国现在举起了“关税战”的大棒,就是为了制造议题,然后拿关税作为条件和各国谈判,迫使各国放弃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进而巩固美元的霸权地位。当美元的霸权地位得到巩固后,美国就可以继续利用美元的潮汐性流动,持续收割全球。
(美国国内物价疯涨)
不过我们有句俗话叫“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从宏观战略上看,特朗普的关税战挑不出什么毛病,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在目前国力范围内的最优选择,但是特朗普在制定关税战的时候显然忘记了考虑美国经济的承受能力,因为关税战在短期内必然会带来经济的剧烈震荡甚至是下行,这对目前已经如履薄冰的美国经济而言,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面对关税战,美国自己先撑不住了)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受特朗普“关税战”的影响,全球股市普遍出现大范围下跌:美股期货7日延续大幅下跌走势,日经225指数收跌7.83%,澳大利亚S&P/ASX200指数收跌4.2%,韩国KOSPI指数收跌5.57%。中国台湾加权指数收跌9.7%,中国香港恒生指数目前跌幅超过12%。而且关税战的影响并非只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本土也遭受了巨大的冲击: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报道称,美国股指期货7日开盘后也持续下跌,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已下跌3.34%,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下跌4.26%,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下跌2.68%。对此《华尔街日报》提到,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后,美股在两天内蒸发6.6万亿美元,创下新纪录。同时外界对2025年美国经济的预测也从原先的增长1.3%变成了下跌0.3%,这预示着美国经济将进入衰退。
(美国已经离不开中国制造)
而和美国的摇摇欲坠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作为关税战的主要目标,中国对于美国的关税大棒完全不怕。彭博社专栏作者大卫·菲克林(David Fickling)4月6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通过数十年布局,中国已构建了足够抵御贸易战冲击的经济体系,而且由于中美两国贸易商品结构差异,中国受影响程度远比美国要小——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是手机、家具等消费品,关税直接增加美国消费者的成本;而中国从美国进口的多为芯片等中间产品,普通消费者所受影响有限。
不过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特朗普的关税战对我们也未必是坏事,因为美国总会寻找我们的薄弱环节,或者是看起来薄弱的环节出手,而这恰恰是提醒了我们还有哪些弱点,如今关税战来了,正好提示我们,要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要加快建设排除美元的“人民币经济圈”,当全球都放弃使用美元的时候,关税战也就是一个笑话。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