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楼市,又开始新一轮“演戏”了?或将面临2个后果!
我国楼市,又开始新一轮“演戏”了?或将面临2个后果!
今天得跟大家唠唠楼市里这出让人直呼“好家伙”的新戏码——石家庄和惠州这俩城市,居然不约而同上调了房贷利率,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先说说石家庄,据权威媒体报道,从4月1号起,首套房贷利率从3.45%上调到3.75%,整整涨了0.3个百分点。这上调幅度可不小,要知道,之前央行统一下调房贷利率才0.25个百分点,石家庄这次可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小编一查,这上调是有原因的,按照规定,新房价格连续3个月同比、环比双上涨,就得退出利率优惠政策,恢复到利率下限,3.75%就是这下限。从国家统计部门的数据来看,石家庄新房价格确实连续3个月同环比上涨了。
但小编一琢磨,这事儿可没那么简单。首先,新房价格这数据,水分可不少。大家都懂,新房价格容易受推盘策略影响。比如,核心地段楼盘集中销售,均价就上去了。或者人为控制郊区楼盘推出节奏,营造房价上涨假象。实际上,最能反映房价走势的,还得看二手房价格。小编查了下石家庄二手房价格数据,近一年来,石家庄房价最高点在去年6月,全市二手房均价1.32万/平方米,到今年3月中旬,已经降到1.25万/平方米了,房价走势明显是下降的。二手房数据不会说谎,它反映了石家庄房价走势,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国楼市走向。
再说说石家庄的城市实力,2023年GDP 7534亿元,全国排名第37位,前面有26座GDP超万亿的城市,就连河北省内的唐山市,GDP都高达9133亿元。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石家庄的存在感并不强。小编就想问,这城市实力,能支撑它率先上调利率吗?
小编觉得,这背后肯定有人在“演戏”。演给谁看?不言而喻。如果说一个城市这么做是演戏,那两个城市呢?有趣的是,广东惠州多家银行也将房贷利率从3.45%上调到3.6%了。楼毒舌不禁想问,这俩城市,究竟有啥底气在楼市逆势中上调利率?
再看看周边城市,河北省内的唐山市,公积金中心发布消息,提高公积金贷款额度,取消异地贷款户籍限制,还允许购房者提取公积金支付首付款。这明显是在放松楼市政策,为啥?市场需求不足,需要刺激。再看看深圳,虽然二手房成交量看似回升,但这是通过“以价换量”实现的。各方面都比不上深圳的惠州,又凭什么率先增加购房者成本呢?
从全国范围来看,情况也不容乐观。根据统计部门数据,近3个月,全国70个典型大中城市中,新房价格下降的城市数量接近90%。二手房价格均低于去年同期,一二三线城市降幅分别为0.8%、0.6%、0.6%。整体楼市仍处于下行通道。楼毒舌觉得,按照真实市场情况,绝不应贸然上调房贷利率,增加购房者负担。
小编猜测,这上调房贷利率,无非是在向大家传递一个信号:房贷利率优惠是有时间限制的,若不抓紧买房,购房成本马上就会增加。同时,这也是在暗示大家,再不买房,房价可能就要涨了。这实际上是利用人们“买涨不买跌”的心理,营造虚假繁荣,诱导大家跟风买房。
如果这种做法得逞,小编觉得,势必会带来两个后果。一是引发其他城市效仿,一些市场低迷的城市,可能会安排高价楼盘集中上市,控制远郊楼盘上市时间,等新房均价连续3个月上涨后,再释放上调利率的消息,迫使购房者出手。这无疑会增加后续购房者的经济负担。二是如果购房者不买账,只会适得其反,对楼市造成更大损害。
小编觉得,与市场实际情况不符的利率上调,可能会促使一些有刚性购房需求的人出手。但由于市场并未真正回暖,这波需求释放后,后续购买力必然跟不上。这与一线城市去年9月份以来连续三次放松购房资格的情况类似。刚开始确实有一定效果,但房主们看到需求增加,纷纷抛售二手房,导致库存反而增加。买房人看到可选房源增多,自然就不着急了。长此以往,“狼来了”的故事对楼市的负面影响会越来越大,不着急买房的人也会越来越多。
小编觉得,若想真正促进楼市复苏,利用人们“买涨不买跌”的心理并无不妥,但至少要有实实在在的支持,真金白银的投入。比如,加大拆迁力度,释放更多购房需求,增加居民收入,提升购买力。上调房贷利率、增加购房者成本的做法,切不可盲目实施。否则,冷眼旁观的人只会越来越多。
本文章由齐家小编整理发布,部分作品来自互联网,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直接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