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苗圩:汽车智能化下半场很关键,车企不能短视

尤凯安说车 2周前 (03-23) 阅读数 4 #汽车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打响,战场上没有坦克和飞机,只有代码、算法和芯片。它关乎着中国汽车产业的未来,关乎着我们能否在全球汽车巨头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成为领头羊。这场战争的名字,叫做智能化。

新能源汽车的爆发,让中国汽车产业扬眉吐气,连续十年全球销量第一,仿佛一夜之间,我们从追赶者变成了领跑者。然而,这只是短暂的欢呼,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前工信部部长苗圩先生在其新书《志在超车:智能网联汽车的中国方案》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新能源汽车的“上半场”我们赢了,但智能化的“下半场”,我们才刚刚开局。更可怕的是,我们似乎还走了一些弯路。

很多人或许还沉浸在“中国速度”的喜悦中,殊不知,这场智能化的竞争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残酷。看看那些国际巨头,特斯拉、谷歌、苹果,他们早已在智能驾驶、车联网等领域投入巨资,技术积累雄厚,经验丰富。而我们,虽然在规模上占据优势,但在核心技术上,却依然存在明显的差距。

苗圩部长在书中提到的“两个弯路”,值得我们深思。第一个弯路是高精地图的依赖。曾经,高精地图被认为是智能驾驶的基石,无数企业争先恐后地投入巨资进行研发。然而,中国广袤的国土面积和复杂的交通环境,让高精地图的更新维护成本居高不下,甚至成为一个无底洞。更关键的是,高精地图的依赖,限制了智能驾驶系统的泛化能力,使其难以应对各种复杂和突发情况。

第二个弯路则是早期智能驾驶系统过于依赖代码的堆砌。为了实现各种功能,工程师们编写了数以千万计甚至上亿计的代码,导致系统臃肿、效率低下,而且难以维护和升级。这种情况就好比盖房子,一开始用砖头一块块地垒,费时费力,而且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而现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大模型的出现,我们可以使用更高级的建模方法,用更少的代码实现更多功能,就像用积木搭建房子一样,既高效又灵活。

这“两个弯路”的教训,不仅在于浪费了大量的资源,更在于耽误了宝贵的时间。在智能化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任何的迟疑和犹豫都可能导致我们被对手超越。

更令人担忧的是,许多国内企业依然迷失在价格战的泥潭中,为了抢占市场份额,不惜打价格战,这种短视行为最终只会损害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正如苗圩部长所说,价格战的根源在于产品的同质化,只有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技术,才能拥有真正的竞争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这场智能化的挑战呢?首先,我们需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与国际巨头的差距,认清形势,不能盲目乐观。其次,我们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这包括车载操作系统、自动驾驶芯片、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等等。这些技术是智能网联汽车的“心脏”,掌握了这些核心技术,才能具备真正的竞争力。

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打破传统的行业壁垒,促进跨界合作。智能网联汽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汽车制造业的事,还涉及到信息技术、通讯技术、人工智能等等多个领域。只有打破行业壁垒,整合各方资源,才能发挥协同效应,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参考国际巨头的合作模式,例如特斯拉与一些零部件供应商之间建立的紧密的合作关系。政府也应该在政策层面给予支持,例如设立专门的基金支持关键技术的研发,简化审批流程,降低企业研发成本等等。

此外,还需要培养和引进高端人才。智能化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我们需要培养更多优秀的工程师和科学家,并且吸引国际上顶尖的人才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学习先进管理模式,优化技术路线图,提高研发效率,打造高品质的产品。同时,关注用户需求,提升用户体验,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这场智能化战争,不仅仅关乎企业的兴衰成败,也关乎国家未来的发展。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规模接近1300万辆,但这其中有多少是真正具备竞争力的智能网联汽车呢?我们需要认真思考这个问题。我们不能只满足于“数量”上的领先,更要追求“质量”上的突破。

我们必须认清现实,改变现状,才能在智能化下半场赢得胜利。这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志在超车”,在全球汽车产业变革中占据主导地位。

让我们重申一下苗圩部长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首先,避免重蹈过去的“两个弯路”,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和突破,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内卷式竞争;其次,要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积极推动跨行业合作,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最后,要有长远的眼光,不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诱惑,坚持研发投入,培养人才,才能在智能化竞争的赛道上保持领先地位。  这不仅只是一场商业竞争,更是一场关系到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甚至国家战略竞争力的关键之战。  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勇敢创新,就一定能够在智能化时代取得胜利!  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最终的胜负,取决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尤凯安说车

尤凯安说车

尤凯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