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不是官名?唐朝10大名相,一口气看完,看看你最喜欢哪一个。(唐朝十大宰相简介)

无南诗书 5天前 阅读数 9 #历史

你也不知道吧?宰相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官名。在唐朝,“宰相”是对辅佐皇帝、统领百官、参与最高决策的一群高级官员的统称。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中书令、侍中、尚书令)都被视为宰相。其中,中书省负责决策,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审议诏令,有封驳之权;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

此文唐朝十大宰相为无南个人观点,如有不妥,欢迎友善留言讨论。让我们一同梦回大唐,领略大唐十大宰相的风采。1. 房玄龄(579 年-648 年),名乔,字玄龄。在唐朝建立初期,房玄龄便跟随李世民,为秦王府记室。从626年玄武门之变后到648年,一直为唐朝的重要宰相,辅佐唐太宗开创了贞观之治,在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国家治理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2. 魏徵(“徵”简化字为“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原是太子李建成的幕僚,玄武门之变后被唐太宗李世民重用,成为唐朝的重要谏臣和宰相。他一生进谏200多次,对唐太宗时期的政治清明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3. 杜如晦(585 年-630 年),字克明。在唐朝建立后,积极参与国家治理,与房玄龄一起为唐太宗的重要谋士和大臣。626年之后成为唐朝宰相,和房玄龄一起被称为“房谋杜断”,为贞观之治做出了重要贡献。4. 长孙无忌(约597 年- 659 年),字辅机。早在唐高祖李渊时期就已经参与政治活动,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更是备受信任和重用。649年,唐太宗李世民临终前,长孙无忌与褚遂良一起受遗诏辅佐唐高宗李治。但后来因反对武则天被流放,最终自缢而死。5. 狄仁杰(630年-700年),字怀英,号祁溪。历经唐高宗和武则天两个时期,在武则天时期备受重用,为宰相。他为官清廉,能力出众,不仅在刑狱方面有着卓越的才能,还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积极建言献策,促使武则天下定决心立李显为太子,对唐朝的延续起到了重要作用。6. 姚崇(650年-721年),本名元崇,字元之。唐玄宗李隆基时期的重要宰相,在713年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为“开元盛世”的开创奠定了基础,他善于治理国家,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建议。唐朝论及贤相,素有“前称房、杜,后称姚、宋”之说。7. 宋璟 (663 年-737 年)。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四朝,两度拜相。唐玄宗时期与姚崇先后为相,两人共同辅佐唐玄宗开创了开、元盛世。宋璟为人正直,为官清廉,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改革和治理上有着重要的贡献。8.张说[yue](667年—730年 ),字道济,一字说之。历经武则天、唐中宗、唐玄宗等时期,在唐玄宗时期为宰相。他不仅在政治上有一定的作为,而且在文学方面也有很高的成就,对唐朝的文化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9. 李泌[bì](722年-789),字长源。历仕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四朝,多次参与军国大事的谋划,曾在德宗时期担任宰相。他善于谋略,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出谋划策,在政治、军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10. 裴度(765年-839年),字中立。历经唐宪宗、唐穆宗、唐敬宗、唐文宗四朝,多次担任宰相。在晚唐时期,宦官当道、朋党相争的局面下,裴度敢于打击恶势力,举荐贤才,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唐朝10大宰相中,狄仁杰算是比较出名的一个。很多电影和电视剧中都有狄仁杰的人物形象出现,他断案入神、知人善任、直言力谏,受到了武则天的青睐和信任。狄仁杰死后,武则天悲痛万分,泣曰:“朝堂空矣”“天夺吾良佐”,追封狄仁杰为文昌右相,赐予其“文惠”的谥号,并且亲自为其撰写碑文。由此可见宰相一职对于当朝皇帝和国家的重要性。唐朝十大宰相,你最喜欢哪一个呢?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无南诗书

无南诗书

有关于历史的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