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费纠纷十年未解 七旬老人追讨欠款陷困境
近日,北京市民钮女士反映,其与武某之间的劳务费纠纷历经多年诉讼仍未解决,判决后因执行问题陷入僵局,引发社会关注。钮女士称,自己曾为武某工作多年,但对方长期拖欠劳务费,虽经法院判决,但至今未拿回血汗钱。
多年劳务费纠纷 诉讼之路坎坷钮女士表示,她自1995年至2004年间在武某的装修队工作,主要负责使馆公寓等工程的施工管理。其间,武某仅支付部分劳务费,剩余款项一直拖欠。2015年,钮女士首次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支付欠款,但法院以“超过诉讼时效”为由未予支持。2024年,案件在酒仙桥法庭再审,武某当庭承认钮女士是长期工,但未能提供结算凭证,法院仍未支持其诉求。
钮女士称,一审审判长曾提醒她“止损”,并建议继续追讨欠款。但她在后续执行程序中遭遇困难,朝阳法院要求其联系小红门执行局,而立案庭又以“判决内容不明确”为由未予立案。
钮女士表示,武某夫妇频繁更换联系方式,起初还能联系,后来直接换掉手机,撤掉座机。甚至深夜回家以躲避讨债,原本用于经营的车辆也更换外地车牌。她认为,对方利用法律程序拖延时间,导致自己维权艰难。钮女士表示,工作期间自己尽心尽力,如今以余生追讨应得报酬。自己作为老党员,相信法律最终会维护其合法权益。她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此案,推动执行程序,让拖欠多年的劳务费得到清偿。
法院回应:依法推进程序针对此案,法律人士指出,劳务纠纷案件需依据证据和法律规定审理,若当事人对判决有异议,可依法申请再审或向检察机关申诉。对于执行难问题,法院应严格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确保生效判决得到落实。
目前,钮女士仍在通过合法途径维权。此案也引发公众对劳务纠纷执行难的讨论,如何保障劳动者权益、优化司法执行效率,成为社会关注焦点。
免责声明:本稿件内容由当事人提供发布,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平台及媒体无关,如有侵权或不实信息可提供材料联系平台!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