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影帝撑不起的《恶行之外》,1亿成本首日票房仅446万,港片如何亏麻了?
在电影市场,有一种情绪叫“捧一手港片再摔个跟头”。无论是出于情怀还是对港片昔日辉煌的执念,每当一部港片上映,总有观众期待着“奇迹”的发生。然而,这一次,连三位影帝都未能扭转命运的车轮,投资1亿的古天乐新片《恶行之外》,目前预测最终总票房不会达到2000万人民币,“亏麻了”成为最写实的注脚。
香港电影的颓势早已是明摆着的事实。
从票房成绩上看,2023年的《金手指》虽斩获港片年度票房冠军,但6亿的成绩在内地市场并不光鲜;2024年的《九龙城寨之围城》稍有提升,总票房也不过7亿。票房滑坡,观众流失,甚至让人怀疑港片还能否撑到下一个“奇迹”。
其实,《恶行之外》未映先衰并非偶然。这部电影拍摄于2021年,却被雪藏三年。如今上架的82分钟版本,注定了“妥协”的烙印。
从故事构架到角色塑造,像是被强行拼凑出的“犯罪版流水线作品”。作为一部刑侦复仇题材电影,观众并非没有兴趣,而是无法忍受设定与逻辑的滑坡。
不少观众将它与黄渤的《涉过愤怒的海》相提并论,殊不知,两者的差距不仅在完成度,还在于对父爱这一主题的深度挖掘。《恶行之外》试图将父爱的复仇情绪推到极致,但全程没有给观众任何喘息和思考的空间。
反观《误杀3》,陈思诚以同类型题材击败《恶行之外》。前者通过多线叙事让观众沉浸其中,后者则将观众从影院“劝退”。当情节对观众的智商不再友好时,情怀就变成了鸡肋。
港片不能只靠影帝堆砌。市场需要的不是沉迷情怀的过去,而是对创作的尊重与创新的勇气。或许香港电影需要重新定义自己的风格,找到新时代观众的共鸣。三位影帝的光芒,终究难敌陈思诚打造的类型片魅力。未来的港片若再不反思创作上的困局,只会让这块曾经风光无限的金字招牌,逐渐蒙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