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前航班全取消!停飞所有航线,员工自曝拖欠工资:送外卖养家

小毛趣趣 2周前 (04-30) 阅读数 9 #娱乐

“您的航班已取消,退票需支付手续费。”4月28日清晨,手机短信提示音成了数百名乘客的“噩梦开端”。本该是五一出游倒计时,幸福航空却突然宣布取消五一前所有航班,没有提前预警,没有替代方案,只有一句冷冰冰的“系统升级”。

  乘客炸了锅:退票要扣钱,改签票价翻倍

  “我提前两个月抢的特价票,现在改签五一当天的航班,价格翻了三倍!”北京白领王女士盯着购票APP上的价格直跺脚。更糟糕的是,热门航线早已售罄,有人被迫取消全家海南游计划,有人连夜抢高铁票却只能买到无座站票。

  但愤怒背后藏着更深的荒诞——航空公司一边宣称“不可抗力”,一边却对退票收取高额手续费。法律界人士指出,根据民航规定,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取消航班应全额退款并协助改签,幸福航空此举涉嫌霸王条款。

  员工揭老底:工资拖欠半年,高管却住别墅

  当乘客在维权群里声讨时,幸福航空内部员工抛出了更惊人的消息:“公司拖欠工资快半年了,我的社保都断缴八个月!”机务张师傅展示着工资条,基础工资2800元后面跟着刺眼的“0元”,原本占收入大头的小时费从去年12月就没再发过。

  为了养家糊口,张师傅白天修飞机,晚上跑外卖:“一单3块钱,跑到凌晨两点能挣百来块。”像他这样的“斜杠员工”不在少数,空姐李女士下班后支起了烧烤摊,地勤小王兼职送快递。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某高管被曝住在顺义别墅区,日常开销未见缩减。

  五架飞机撑起的“空中僵尸”

  幸福航空的困局早有端倪。这家成立于2008年的老牌航司,如今实际运营飞机仅5架,不足行业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更诡异的是,企业法人近年来多次被法院限制高消费,公司账户却始终没有破产清算。

  航空分析师周明算过一笔账:一架干线客机每小时飞行成本约3万元,5架飞机每天至少飞6小时才能维持运转。但幸福航空去年航班执行率不足40%,相当于每天白烧几十万。“这就像开一家餐厅,既不采购新食材,也不关店止损,就那么吊着口气。”

  行业寒冬下,谁在吸打工人的血?

  幸福航空事件撕开了民航业的生存困境。疫情三年,全行业亏损超4000亿,但大型航司靠国资输血挺了过来,中小航司则陷入“发不起工资-人才流失-安全风险-更难融资”的死亡螺旋。

  某民营航司前高管透露:“现在机长年薪百万都招不到人,飞行员跳槽要赔几百万违约金,可公司连工资都发不出,只能玩‘萝卜章’假合同。”更令人心寒的是,某地方航司曾被曝用“白条”发工资,员工被迫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监管盲区:打工人的钱袋子谁来看?

  劳动监察部门已介入调查幸福航空欠薪事件,但律师指出,现行《劳动法》对恶意欠薪的处罚力度偏弱。以该公司为例,即便被认定违法,也只需支付拖欠工资及50%-100%赔偿金,对于早已资不抵债的企业而言无异于“隔靴搔痒”。

  民航专家建议,应建立航空公司信用黑名单制度,对拖欠工资、恶意取消航班的企业限制航线申请。同时,可借鉴欧洲经验,要求航司缴纳员工工资保证金,一旦出现经营危机,优先保障基层员工权益。

  停飞事件余波:谁该为打工人兜底?

  截至发稿,幸福航空仍未公布复航时间表,而五一出行高峰的机票价格已较平日上涨200%。这场风波暴露的不仅是某家企业的管理危机,更是整个行业在资本寒冬中的生存挣扎。

  当我们在万米高空享受便捷出行时,不应忘记:每一架飞机的安全起降,都建立在机务人员精心检修、地勤人员细致服务、空乘人员微笑服务的基石之上。如果连他们的基本生存都得不到保障,所谓的“空中桥梁”终将沦为空中楼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小毛趣趣

小毛趣趣

感谢大家的关注